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民国女配奋斗史[位面] > 第 3 章

第 3 章

第三章    生活像孟归期规划的那样,一点点从量变到质变。    然而就在孟归期与身边的一切渐渐融合的时候,姜淑宁的到访让她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漏洞。    娇俏又活力四射的姑娘,短发齐耳,着一件芒果黄的连衣裙,踩一双搭扣珍珠凉鞋,步伐轻快,一行一动间处处透着昂扬清爽。    姜淑宁也在看孟归期。人瘦了,头发长了一截披在了肩膀上,鹅黄色倒大袖旗袍把人衬得弱不禁风。    人还是那个人,却好似隔着远山。    姜淑宁鼻子微酸,心里把顾瑀和骂了一通,面上却笑容灿烂,亲昵的挨着孟归期坐下。    她找了个欢快的话题:“阿期,没几天就要开学啦,考试的时候就靠你了哦。”    文英女中有一个传统,开学测试。    孟归期一愣,反应了一会儿垂眉说:“我暑期没看书,可能考得不好。”    “放心好啦,你就是一年不看书照样能拿第一。”姜淑宁想也不想的说,拿起桌上的一块蛋糕啊呜一口,没注意到孟归期一瞬间的愣神。     她喜欢吃西式甜点,但是家里管得严,吃什么穿什么都有规矩,也只有来了孟家,她才能偷偷的吃过瘾。    她不光自己吃,还喂孟归期吃。边吃边找愉快的话题聊,谁家小子又闯祸啦,谁谁谁又买新车啦。    她在圈子里混得开,知道好多小道消息,她并不自己一个人说,拉着孟归期跟她一起讨论。    明明比孟归期大两岁,但是撒起娇耍起赖来丝毫没有作为小姐姐的自觉。孟归期拿她没辙,知道这姑娘想“开解好友”,不忍拂了她的好意。于是撇开心思,一下午陪着说了不少的话。    青梅进来添了两回茶,出去便禀告了王婉仪。    正好孟云旌从上海出差回来,王婉仪笑着说:“姜二小姐一来,阿期也愿意说话了,以后要多请她到家里来玩。”    孟云旌笑着点头,说了句:“姜家几个小辈都不错。”    ······    姜淑宁玩到傍晚才回家,她一走孟归期就头疼地揉了揉脑袋。之前听黄桃说过一嘴,因着她养病,孟云旌就停了家庭老师的课。她当时没多想,在她上学的那个年代要家教补课的大多数是成绩不那么出众的。    然而听姜淑宁话里的意思,原主的成绩不是一般的好。孟归期苦笑着打开课本,距离开学不到半个月······     没等孟归期相处解决的办法,孟云旌就先找了她。    孟家的洋房有一个很大的天台,抬头就能仰望璀璨星河,淡淡的花香萦绕,蝉鸣伴着鸟叫,有一种恬淡宁静的美好。    孟云旌说:“前两天去上海,你三叔念叨你,说等忙完了这阵子就来看你。给你搜罗了许多礼物,还介绍了几个顶好的家庭教师。我看他一片热心就没回绝,你看要不要安排个时间见一见?”    孟云旌是孟家独子,这个三叔指的不是旁人,正是书里顶有名的黑帮头子傅春生。    当年孟云旌、傅春生还有刚从川蜀调职来江苏的顾德霖,路经山东时碰上土匪,三人联手逃了出来,后结拜为异性兄弟。  以年龄论长幼次序,顾德霖老大,孟云旌老二,年龄最小的傅春生是老三。    相比顾孟二人,出身贫寒的傅春生,凭一介书生之力建立了上海滩第一大帮派青云帮,颇具传奇色彩。    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孟归期自然是愿意的。    孟云旌一笑:“那便约明日下午吧。”    孟归期被他的笑容慌了一下神。    他跟她爸爸长得一样,笑起来也像。但相处久了便能发现不同,孟云旌温润儒雅的外表下,是久居上位的霸气。在整个孟家他掌有绝对的控制权,即便放眼整个南京,他也是跺一跺脚就能地动山摇的人物。    在对待孩子方面他也不像她爸爸会表达爱意,他更喜欢默默的做事。    就好像现在,他怕外人的风言风语会伤到孟归期。不仅在家里禁止下人议论,就连家庭教师也找借口换了。    两种父爱,都暖到了人心坎里。    ***     民国初,汽车时速慢,不到四十码。车外的风景像播放的老电影。    道旁的树没人刻意修剪,肆意生长,各展风采。距市中心渐近,窗外愈加热闹,路两旁沿街商铺,还有摆摊的小贩,吆喝声参杂着讨价还价的声音,偶有电车经过,那速度比小汽车还慢,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十分的悠哉。    人力车夫飞快的穿梭在人群里,肩膀上搭一条半湿不干的毛巾,拉两步一抹脸,短打上衣半敞开,跑起来带着呼呼的风,在茶摊子前一停,要一碗凉茶,两个铜元,要是只要白开水更便宜,一个铜元喝饱。    孟归期打量着这个存在于黑白相片里的时代,离她那么近又那么远。    落后,孱弱,却也蓬勃向上。新旧矛盾的杂糅在一起,在孟归期心里卷起复杂的涟漪。    到了火车站,时间卡的刚刚好,孟家人刚从车里下来就看见吴有木带领着几个人走过来。    一位外国白人女修士,约莫三四十岁,身量高挑,穿着修士服在一众黑头发黄皮肤里很显眼。    走在她旁边的是一个老者,看起来年愈花甲,精神矍铄,一袭玄色长袍,左口袋里的怀表露出了细细的链条,手里一把折扇,扇面一副泼墨山水画。    如果说老者是老一派的传统文人,那他旁边的年轻男子就是典型的西式文化熏陶出来的新式学者。一身格子西装,黑框眼镜架在高挺的鼻梁上,身材看起来略有些单薄。与他旁边的吴有木一比,明显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再看吴有木的另一边,孟归期愣了一下。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概就是他这样的吧。一身青色长衫衬得面如白玉,与孟云旌生在富贵中滋养出来的温润不同,他更像是春风和煦,水波不兴。    孟云旌注意到女儿的目光停留在江望青身上,笑着问她:“阿期还记得望青吗?上次你三叔来时,身边就带着他呢。”    望青?江望青?    孟归期怔了一怔,点头。    怎么会不记得这个人物呢,书中人气最高的男二,影视剧中比男一还要受观众喜爱与心疼的一个人物。    他出身名门,少年时家道中落,不得已中断学业。后来机缘巧合拜入傅春生门下,成了傅春生的接班人。    可惜遇上女主宋南月,好好的一个风光霁月的人物,爱而不得成了书里最大的反派。处处与男主作对,青云帮在他手里走向了巅峰,也走向了末路。    孟归期看书时也曾替这个角色唏嘘。    此时江望青应该还没遇见女主,也没经历求而不得,一身气度自信淡然,真看不出来半点黑化的迹象。    孟归期看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    孟云旌为双方做了简短介绍。女修士叫安娜,美国人。老者是国学界颇有名望的陈老,陈延年。他旁边戴眼镜的那位是他的学生王重卿,刚留学归来。    火车站人多且杂,不是谈话的地方。    陈老上了孟家父女坐的车,其余人坐了另一辆车。    孟云旌特意带孟归期一起来火车站接人,也正是因为坐在他们车上的陈老。    国学界泰斗,桃李满园,在国内教育圈子里名望很高。能拜他为师,孟归期身上的筹码就又重了一成,被退亲的影响也淡了一成。    孟归期心里既甜且酸,不禁湿润了眼眶。不想被孟云旌看出异常,把头偏向车窗外。    当汽车行驶到繁华的市中心,孟归期的目光不经意对上一双幽深的眼睛。    他身姿挺拔,五官深刻俊朗,繁华的街道掩盖不了他身上的孤冷。他静静地看着孟归期,不知道看了多久。    孟归期一眼认出那是顾瑀和。心里不禁一乐,难得出一趟门,可巧男主男配都遇上了。    顾瑀和看着孟家的汽车停在华陵饭店门口停下,她精神头瞧着不错。    “瑀和,来了怎么不进来,就等你一个了。”    身后宋南月的声音令顾瑀和回神,他收回视线,挽起她伸过来的手臂,走进咖啡厅。    那边孟家三人进了自家的饭店。    华陵饭店是新古典主义的法式建筑,浪漫古典又不失恢弘,堪称是金陵的标志性建筑。旁边的孟氏百货公司也孟家的产业,六层楼的西式建筑,文艺复兴风格,顶楼是屋顶花园和游艺场。    门口车流不息,孟归期还看到有人下车时与孟云旌遥遥点头打招呼。    孟云旌一笑掠过。    民国初,还没有兴起商用空调,但是英美等国已经开始在华发展机器制冰业。常见的降温方式是在各处角落里放置一个大桶,里面装满了冰块,旁边伴有鼓风机在吹。    孟归期甫一进去,不期然被冷气冻得瑟缩一下。    “可是冷了?”孟云旌侧首问。    孟归期摇头,“不冷。”    她虽这般说,但孟云旌还是多有担心,叫身旁的经理去拿两条薄毯来。一条给孟归期披上,还有一条给了那位叫安娜的女修士。    “谢谢孟先生。”安娜说一口纯正的上海普通话。    可见在中国多年不是白待的。    孟归期对她很有好感。安娜不是书中的人物,却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了不起的外国人。    她在中国的三十多年里,创立的慈幼院救助了无数孤儿,在上海沦陷时还组织一些外国人展开救助。她是一个在这个国家落后的时候还愿意给予真诚援助的少有的外国人,令人钦佩。    安娜没想到这个姑娘会对她很友好很尊重。说实话,来南京前她给自己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    她想一个星期只要来补习三天英文与音乐,有专车接送,伙食住宿也全包,最重要的是孟家给的酬劳足够下半年慈幼院的开销。这很划算,即便她有可能面对的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千金,她还是来了。    结果意外的叫人满意,孟家的小姐对她很和善。她甚至有些期待即将做家庭教师的生活。    考虑到陈老,吃的是中餐,酒是少不了的。孟归期作为学生,理应给四位老师敬酒。    孟云旌给她上的是度数极低的果酒,但架不住喝不惯,闭上眼睛倒头一口闷了,坐下来就赶紧吃菜。    江望青坐在她旁边,眼底含着笑意,瞧着以为是个清冷傲慢的,几杯酒就差点显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原神:傲娇小猫被狠狠拿捏了!被炉鼎道侣救下后,大佬她杀疯了在诡异怪谈当边缘人【HP】罗斯克劳德的亲世代日记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封神:截教双圣,震惊洪荒灵幻动漫世界之旅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神雕,李莫愁情定三生普通人的综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