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杨康便杨贵妃设计之事道出。
“孙儿当时听说此事,只觉五内俱焚,他们如何欺辱孙儿,孙儿都能忍受。但要轻蔑皇爷爷,羞辱我国,孙儿便要跟他们拼了!”
杨康说这番话前,对着铜鉴模拟了好几遍,表情拿捏得十分到位,把那种少年血性,完美演绎了出来。
朝中一时全部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却是完颜瑄带头拍手叫好:
“赵王世子能有如此血性,忠君爱国之心,实在是难得!恭喜陛下,有这么一个好孙儿!”
杨康看向完颜瑄,一时也不知他到底是哪一边的。
完颜璟听到完颜瑄的吹捧,脸上也多了一丝得意的喜色。
“乖孙,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日后做事还得谨慎一些,免得再被奸贼利用!”
“是,谨遵皇爷爷教诲。”
完颜璟觉得杨康顺眼了许多,语气都变了。
“你既喜欢读书,那皇爷爷便替你找两位好老师,好好教教你,如何?”
“多谢皇爷爷,正是求之不得。”
完颜璟想了想,开口道:“赵师傅何在?”
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赵秉文闻声出列。
杨康对他早有了解,此人一生仕五朝,官六卿,名声闻于朝野,平生以诗、文、书法名于世,为此时的金国文坛盟主士林领袖。
如果能够拜在他的门下,自己就能披上儒门外衣,以后不需要亲自开口喷人了。
但赵秉文也是有傲骨的。
他虽然官职不高,但脾气还真不小。
一听皇帝打算把这么个宗室子弟强塞到自己门下,当即就不乐意了。
毕竟此时的金国贵族大多数都还比较傲慢粗鲁难伺候,更何况是这个恶名在先的小世子!
赵秉文虽然在金国为官,但毕竟还是个汉人。
即便他平时骂南宋骂的最狠,但听到杨康行刺大宋国母这等忤逆狂悖之举,心里对他就是一百个的拒绝。
“陛下,请恕老臣无能为力!”
赵秉文一跪到底,大有一副誓死不从的架势。
完颜璟尴尬地笑了笑,他是个铁杆汉粉,因而对读书人,尤其是赵秉文这类儒林领袖,还是相当的敬重。
“是朕唐突了,赵师傅年岁已高,恐怕也力不从心了。康儿,朕再给你换一个吧!”完颜璟自圆其说道。
谁知杨康忽地开口道:“孙儿听说,我大金朝堂之中,学问最高的就是赵师傅了,孙儿只想跟着他老人家学习!”
眼见杨康如此好学,完颜璟一愣,旋即心中一喜,比起军国大事来,他更喜欢探讨风花雪月。
“赵师傅,你看这孩子一片向学之心......”
赵秉文看了杨康一眼,心中暗自想到:你这娃娃就是把老夫吹上天也无用。看老夫如何让你知难而退!
“既然世子如此虔诚,老臣也不好再拒绝了。但老臣收徒也是有门槛的,方才世子说在临安读了不少书,那老臣便斗胆考校一二如何?”
“赵师傅,康儿方才八岁,你可不能难为他啊!”完颜璟笑吟吟道。
赵秉文点了点头,又道:“世子若能做出一首像样的诗来,老臣日后便倾囊相授。”
啊!
众人又是一惊。
就连最上方的完颜璟都觉得你赵秉文真不给朕面子啊,这不是纯纯难为小孩吗!
七八岁就能赋诗的,那都是什么人?
你当他是神童吗!
在场所有人,都认为杨康这一出是铁定没戏了!
谁知,杨康突然高声道:“作诗有何难,我作便是!”
什么?!
完颜洪烈心中越来越惊,这孩子今日给他的惊吓远多于惊喜。这朝会的进展不知何时完全脱离了他设定好的剧本!
完颜洪煦一方则是各个心中窃喜:真当自己是神童了?还作诗?就等着看笑话吧!
反倒是龙椅上的完颜璟兴致勃勃的。
“康儿,你尽管作便是,只要能作出来,皇爷爷一定让赵师傅收下你!”
言下之意,不论好坏,只要是首诗,朕都给你撑腰!
吟诗作赋什么的,不比那些糟心的政事有趣一百倍!
赵秉文哼了一声,抬手道:“世子,请!”
杨康在心底狂笑。
若是要考校四书五经背诵,他还真是一字不会。
但偏偏是作诗!
诗他不会做。
但还不会抄吗!
没想到,穿越者必备的文抄公环节早早地就到来了!
真是瞌睡了送枕头啊......
眼见杨康在朝堂上负手踱步,荣王一方大臣俱是嗤之以鼻,暗道装模作样!狗嘴里还能吐出象牙不成?
他们以为杨康是憋不出来,实际上,杨康却是在思考,究竟该抄哪一首比较合适!
“世子,可准备好了?”
赵秉文开口催促道。
杨康刚好迈出第八步,陡然回首,气势如虹,朗声颂道: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朝堂上下,鸦雀无声。
是,是谁,让他作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