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真是大快人心啊!这次阮梅可算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把她那公公婆婆怼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平日里,这两位老人家总是仗着自己长辈的身份,在阮梅面前不停地念叨:“瞧瞧人家谁谁谁家的儿子,多有出息啊!不仅在城里给爸妈买了大房子住,而且每个月还给父母大把大把地给钱呢!还有那大金镯子、漂亮衣服啥的,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
每次听到这些话,阮梅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难受。要知道,她和老公一直以来对公公婆婆可是尽心尽力啊!每个月都会按时给 1500 元的生活费不说,家里的各种吃穿用度基本上也都是由她老公负责在京东上网购好之后,再直接快递回老家给公婆。
即便如此,阮梅的公公婆婆还是不知足。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阮梅夫妻俩也会特意准备丰厚的红包和精美的礼品送给二老。然而,就因为没有在城里给他们买房这件事,公公婆婆始终耿耿于怀,觉得儿媳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次过年回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本应充满欢声笑语,但没想到公婆又开始在儿媳一家人面前喋喋不休地唠叨起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他们不停地念叨着别人家的儿子如何孝顺,不是给父母在城里购置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就是送上金光闪闪的大金镯子,言语之间满是羡慕和埋怨。
一直默默听着这些话的阮梅终于忍无可忍,她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沉默下去。只见她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看着公婆说道:“俗话说得好,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咱们不能老是盯着那些年轻小辈们相互攀比啊,要我说,咱们也来比比各家的长辈嘛!”
接着,阮梅继续毫不客气地说道:“您二老总是觉得人家的儿子好,可我倒觉得人家的公公婆婆才叫真的好呢!不信您瞧瞧咱们小区里跟咱家宝宝一般大小的孩子们。那糖糖的爷爷奶奶和您们岁数差不多大吧,人家不但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足额的退休金,而且还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呢!”
说到这里,阮梅顿了顿,语气略微加重了一些:“就拿前段时间来说吧,大唐的奶奶不小心得了中风住了院。前前后后总共花费了十万元呐!但因为有医保可以报销,最后算下来自己只需支付区区几千块钱就行了。再反观您们二位,这两年来光是做个手术,光手术费就得十五万块!而且您们用的那些医疗器材,像什么进口的支架之类的,根本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没办法,这十几万不都是我们夫妻俩咬牙掏出来的吗?”
“如今啊,可是由咱们来替你们缴纳医疗保险啦!而且还特意给你们调到了最高档次哦,这样一来,万一有个头疼脑热需要看病报销的时候,就能多报一些呢。”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似乎心中压抑着无尽的愁绪和不满,然后缓缓地开口说道:“唉……还有那城里的房子啊,你好好看看人家大唐唐他爸妈的房子,那可是公公婆婆全款买下的哟!而且啊,每个月公公婆婆还会额外给他们补贴整整三千块的生活费呢!这日子过得多滋润呐。更让人眼馋的是,老两口还心甘情愿地帮忙照看孙子孙女,每天不辞辛劳地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哎呀呀,您说说看,这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事儿啊?怎么就摊不到咱头上呢?”
说完这些话,她那双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突然转向了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丈夫,眼中闪过一丝埋怨和责备,继续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再瞧瞧咱们这个家,这套城里的房子可是咱俩拼死拼活、省吃俭用,一分一厘地攒下钱来才好不容易买下来的啊!从一开始看房选房,到后来四处借钱凑首付,再到每个月勒紧裤腰带还房贷,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从头到尾都没指望过别人能帮衬一把,全靠咱们俩咬着牙硬撑过来的。我真是命苦哇!”
““你们两人可从未掏过一分钱呐!”她稍稍停顿了一下,情绪似乎愈发激动起来,话语也变得越发急促,“现如今啊,咱们不仅要肩负起两个孩子全部的开销费用,而且每个月都必须准时给你们寄送生活费呢。然而,事情远不止如此简单,家里那些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像冰箱啦、电视啦、洗衣机等等;还有吃的东西,比如大米、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类食品;以及穿的衣物,从内衣到外套,从鞋子到帽子;甚至包括用的物品,如牙膏、牙刷、毛巾之类的,无一不是由我们来操办购置的呀!更别提你们在农村所享用的医疗保险了,那可是我们狠狠心,咬着牙才给买下的最高档次的那种哟!”
她一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一边无可奈何地轻轻摇晃着脑袋,那张原本还算清秀的面庞此刻已满是深深的倦意和疲态。她长长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样对比下来,和别人家的爷爷奶奶相比较而言,咱们家的日子过得可真是太难了,太苦太累啦!感觉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压力实在是大得要命啊!您老人家倒是说说看,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说完之后,阮梅那双美丽而锐利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坐在对面的公婆,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此刻的她,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