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鸢上前一步,朝着长公主微微躬身行礼:“参见母亲。”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长公主微微颔首,随后朝着众百官说道:“相信各位也已经听说了边关的事情,我们的永昌郡主仅凭一人之力击退敌军,带着众将士们夺城池,藏忠魂,为百姓们解毒,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不仅如此,她甚至还研制出杀伤力极强的武器。用来保卫家国,让我们承安日后发生什么事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试问这样一个立出如此去大功勋的人,在我们承安国几百年之中可有哪一位君主达到过?”
面对了长公主这样的问题。众文武百官们张了张口,可最终却没有一个人回答出来。
“怎么?没人反驳吗?那本公主再问你们,就是这样立出如此功勋的一个人。若是登上帝位你们还反对吗?”
程鸢站在底下看似面无表情,但实际上心中波涛汹涌,甚至都快要笑出来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夸,都快有些不好意思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竟然只憋出了一句话:
“可是郡主毕竟是女子啊!”
“女子怎么了?在场的各位除了长公主不都是男子吗?那你们又有谁能做出郡主的如此功勋?”季砚尘声音冷冽的开口,目光冰冷的扫过在场众人。
他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瞬间刺破了众人心中的偏见和歧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他们无法反驳季砚尘的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程鸢虽然身为女子,但她所取得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无人能否认。
顿时怼的那群百官们哑口无言。
长公主乘胜追击,直接说道:“既然各位已经说不出永昌郡主不能登基的理由了。那本公主宣布,永昌郡主乃我承安国新任君主,不日册封挑选良辰吉日,登基为帝。”
“退朝!”长公主根本不给那群大臣们反驳的机会,直接宣布退朝。
但实际上就算是给他们机会现在这群大臣了估计。就算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反对程鸢登基的理由了。
朝会散去,程鸢马上要登基为帝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很快便传遍了京城内的大街小巷。
有一些认识程鸢的百姓一听说这消息,高兴的直接自家门口放起了鞭炮。还有人甚至直接去自家祠堂拜起的祖宗,感谢祖宗显灵,让这么好的一个人当皇帝。
但更高兴的其实是京城内的女子们,自古以来女子只允许在家相夫教子,就算是学的一些东西也只是为了给自家相公做陪衬,从而让自家相公脸上有光,从古至今他们女子就像是男子的附属品,如今程鸢一个女人竟然可以当皇帝,大大说明了他们女人并不是要依靠男人才能活。
这让他们顿时有了骨气。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很快,长公主便命人测出的。良辰吉日,命宫中最好的秀娘赶制程鸢的龙袍。
而程鸢更是提前半个月开始学习登基的流程与礼仪,什么如何行礼啊!什么怎样拜祖宗啊!简直繁琐又复杂。早知这样,她当初就不应该答应这件事情。
那枯燥乏味的礼仪,每每听嬷嬷讲解都让她昏昏欲睡,中途本企图想要逃跑,可奈何季砚尘与程毅两个人竟然亲自盯着自己,他们两个站在程鸢两侧,跟个左右护法似的。
更气人的是这两个人,程鸢一个都打不过,更别提两个都守在这里,她根本就没办法逃。
“不是你们两个,一个是摄政王,一个是丞相。这一天天难道没有事情可做吗?天天盯着我,国家不需要你们吗?百姓不需要你们吗?”
程毅冷笑一声说道:“国家是需要我们,百姓也需要我们,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一位皇帝,所以现在整个承安国上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你登基的事情,因此长公主特地命我二人死死的你,让你好好的学习礼仪规矩。”
季砚尘难得的附和他点了点头:“没错!所以呀这回你可别想着逃。”
“啊!”程鸢直接破罐子破摔的尖叫一声,像一滩烂泥似的趴在了桌面上,
“救命啊,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季砚尘见她如此痛苦有些不忍的蹲在了他的身边语重心长的说道。
“鸢儿!如今朝堂之上本来就有许多不想让你登基的人。他们都觉得你一个女人根本就不配登基。所以这登基大典对于你来说格外的重要,不止有一双眼睛,就等着你在登基大典出错,好笑话你呢,你难道真的要随了他们的意吗?”
程鸢听到这里,仿佛像是激活了什么开关似的,蹭的一下坐了起来。
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礼仪嬷嬷,吓了嬷嬷一大跳,还以为郡主要吃人呢。
“嬷嬷麻烦你了,将剩下的流程与礼仪告诉我,我要认真学了,我倒要看看等登基大典的时候谁能挑出错来。”
那礼仪嬷嬷看着程鸢这副打了鸡血的模样,有些不确定的看了一眼程毅,见他点了点头,这才又重新教授了起来。
登基大典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碧空如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想要亲眼目睹这历史性的一刻——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在众人的注视下,程鸢身着一袭由绣娘们精心赶制而成的华丽龙袍,显得格外威严庄重。他在众多大臣们的簇拥下,一步步登上通往皇位的台阶。
而在高高的台阶之上,长公主早已恭候多时。她手中捧着一个金灿灿的盒子,里面装着的想必就是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承安国传国玉玺。
程鸢终于登上了台阶,站在了长公主面前。
此时,一旁的太监立刻上前,他高举圣旨,用尖锐而响亮的声音高呼道:"跪!" 随着这一声令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跪地行礼。
这一声音极其嘹亮,传遍了整个祭坛,程鸢撩起龙袍,按照当时礼仪嬷嬷所传授的样子跪了下来。
不光是她,就连底下的那群大臣以及最外围围观的百姓也都纷纷的跪了下来。
随后那太监便高声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长公主诏曰:本宫承天之运,受命于祖宗,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今永昌郡主程鸢,德才兼备,品性高洁。故本宫特此册封永昌郡主,登基帝位,执掌天下,望新帝能谨遵本宫之教诲,以民为本,勤政爱民,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使承安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钦此!
程鸢将双手微微抬起,开口回道:“朕定谨遵胜意,以民为本,勤政爱民,广大贤才励精图志,令承安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随着太监的话音落下,他将手中的圣旨轻轻放在程鸢的手上,然后再次高声喊道:"起!"
这一声喊出,在场所有人都纷纷站起身来,但目光仍紧紧盯着程鸢和她手中的圣旨。程鸢接过圣旨后,转身看向长公主,见对方微微点头,表示肯定之后,她才缓缓转过身来,面对着文武百官。
这时,那名太监又一次高呼道:"拜!"
听到这个字,原本站着的人们纷纷跪下,包括两侧的季砚尘和程毅在内,他们全都恭敬地拱手行礼。
接着,众人口中齐声高呼:"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带着无尽的力量,仿佛要突破苍穹,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震动,产生共鸣。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敬畏之情。
随后程鸢便微微抬手声音霸气的说道:“平身!”
“谢皇上。”
就此程鸢正式登基为帝,但就在众人都沉浸在一片喜意之时。
而就在此时一旁一个小宫女竟然突然从怀里掏出了匕首,朝着程鸢便冲了过去。
众人大惊,一旁的侍卫,想要冲过去护驾,可奈何?那小宫女冲的太快,此时已然冲到了程鸢面前。
而程鸢本想抬起脚的将她踹飞,可奈何龙袍实在是太沉了,抬腿太费劲,便只能立即换个方法,微微侧头向旁一躲伸出手,握住了那小宫女的手腕儿,微微一转,直接将她手中的匕首夺了过来。
这一系列的动作简直是太轻松,太容易。轻松到就连程鸢本人都有些诧异。
这时侍卫们也纷纷冲了上来,直接将那小宫女按在了地上。
程鸢晃了晃自己手中夺过来的匕首问道:“你连武功都不会,竟敢行刺!你是不想太不把我……哎不对!本……也不对!朕!放在眼里了吧。”
程鸢转换了好几个自称,这才将最准确的自称说了出来。
“程鸢!我与你有不共戴天之仇。就算我不会武功,拼了我这条命,我也要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