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杨遵所说,自莫小丰返回邺都的第二天起,登门来托他求情的勋贵子弟便络绎不绝,令他应接不暇。
出于谨慎的考虑,他并没有像杨遵建议的那样,直接向前来请托的勋贵子弟们提出出丁顶罪的要求,而是一一问明了各人获罪下狱的情由后,对他们进行了一番亲切而不逾律令的抚慰,表示父兄会体念勋贵们昔日的功劳,给他们一个公道的交待的。
勋贵子弟们得到他一番大而无当的抚慰后,绝大多数都以为莫小丰是在婉言推脱,不肯出头替他们的父兄爷叔求情,满怀期望而来,却纷纷失望而归。
只有位列勋贵之首的尚书令司马道宗的公子司马消难一人,在初次登门被拒之后,于次日再次造访,一见莫小丰的面儿,就从怀中摸出一件物事,恭敬地呈了上来。
莫小丰见那是一方折叠整齐的绢帛,心中纳闷儿,接过来展开观瞧,原来是一幅美女绣像。
虽是绣像,却也可看出所绘女子姿容婉丽,堪称倾城之色。
"烦请太原公转禀大将军,若能网开一面,使家父得脱牢狱之困,小弟愿献此女于大将军。“司马消难觑着他的脸色,一脸谗笑地说道。
从昨天司马消难初登门时和他的交谈中获知,司马消难不仅是当朝国舅,而且也是自幼带着贺嵩一起玩耍的伙伴。何况,他父亲司马道宗也是帮助贺浑起家成事的佐命元勋。眼瞅着他病急乱寻路,打起了歪主意,莫小丰不由得踌躇起来,心想:不如就向他透个口风,也可免去了通过自己献美女给大哥的尴尬事儿。
他将展开的绣像撂在案头,推心置腹地对司马消难说道:"其实,司马兄不必担忧,我相信大将军是不会过份为难司马令的……"
“看在你我二人幼时的情分上,求太原公务必不要推辞。”司马消难误以为莫小丰又在跟他打官腔,不等他把话说完,就作揖恳求道。
“司马兄别误会。”莫小丰忙拱手还礼道,"我并非有意推脱,只是以为司马兄这么做不一定找对了路子。”
司马消难目光一闪,问道:"请太原公指点迷津。"
"不瞒兄台,弟此番自洛阳劳军返京,向大将军转呈了侯司空的一封亲笔信。"莫小丰观察着司马消难的反应,说道,"侯司空建议朝廷应立即增兵彭城,以备南朝趁我朝兴师西征之际入犯淮泛,大将军已经采纳了这一建议。可是,昨日杨司马同我说,目下能够调往彭城的只有驻守京几的兵马……"
说到此,他忽然停了下来,微笑着望着司马消难。
司马消难琢磨着莫小丰的意思,试探地问道:"是不是募得了朝廷所需的兵源,就可以救家父出狱了?"
见莫小丰冲他点了点头,司马消难却又犯起了难:“可是,增兵彭城至少也得两三万人马吧,如何才能凑够这许多人呢?"
莫小丰笑道:"司马一家若肯出丁壮三千,十家就是三万,大军岂不成矣?"
司马消难恍然省悟,再次作揖道:“多谢太原公指点,若是如此能救家父脱困,吾家愿出丁壮五千,其余各家也都包在吾身上,十日内必可成军三万。”
“哈哈,司马兄若能为朝廷募得三万大军,还抵不过令尊区区的过错吗?"
“我这就去游说各家出丁助朝廷成军。只是,大将军面前还需太原公多进美言。"司马消难随即起身告辞。
"司马兄尽管放心,军成之日,便是诸位父子兄弟团圆之时。"莫小丰也随之起身相送,匆忙间却忘记了将放在案头的那幅美女绣像还给司马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