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渊讲完,厅里的众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周渊再次选择战术喝水,给大家一点思考时间,然后才继续讲道:
“四国目前列装的各型火枪,确实命中率不高、射速又慢。”
“但是,如果火枪手与弓兵对决,一对一,火枪手必败;十对十,火枪手依旧必败;一百对一百,则是胜负难料;一千对一千,弓兵肯定是赢少输多。”
有人不解地问道:
“为什么人数越多,弓兵越不行?”
周渊解释道:
“大家都清楚,弓兵一般携带30到50支箭,再多就会影响行动了。”
“拉弓射箭对弓兵身体消耗很大,弓兵一般在200米距离开始第一轮射击,战斗持续时间越长,弓兵的射程和精度下降越快。在在持续多天的连续战斗中,这种情况愈加明显。”
“至于火枪手的情况,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火枪手一般携带六十到八十发子弹。”
“开枪射击对火枪手身体消耗很小,火枪手一般在300米开始第一轮射击,相比弓兵有100米的先发优势。而且火枪的射程是固定的,精度也相对稳定,不会因战斗持续时间而发生变化。
因此,战斗持续时间越长,对火枪手越有利。在持续多天的连续战斗中,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而且,对双方来说,如果补给跟得上的话,火枪手几乎能做到无限开火,弓兵则受体力所限,即使再强也有其上限。”
“此外,随着射击次数与火枪手人数的增加,能够很好地弥补单个火枪手命中率不足的缺点。”
“因此,自然是人数越多,火枪手越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养一个弓兵的花费,能养十个火枪手都不止!”
“诸位,请注意!从军费开销,训练时长,选材范围,兵员补充等多方面考虑,只要不是一边倒的屠杀,比拼消耗,弓兵必败!如果你是四国军部高层,弓兵和火枪手,你会如何选择?”
周渊这次没给众人思考时间,望着他们,忧心忡忡地说道:
“目前,在我们南亚墨利加洲,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大规模生产火枪。”
“大家都是去欧罗巴洲,或者北亚墨利加洲购买火枪。”
“不但价格昂贵,更是要预付至少一半货款,而且交货周期漫长,还经常拖延。往往仗都打完了,运火枪的船可能还在大洋上漂着。”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产品,就不仅仅是量价齐跌的问题了,而是有完全退出低端市场的风险。到那时,我们就只能卖给骑兵,以及步兵中的战兵以上强者了。”
讲到这里,周渊的脸色更加凝重,语气沉重地说道:
“需要未雨绸缪的是,这些问题不可能永远存在!有朝一日,这些问题得以改进或解决,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这是后话,眼下急需解决的是,为什么四国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争先恐后,集体出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