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的话刚落音,篝火前响彻一片欢呼声,社长接着又说:“唐老师是我们寨子里最尊贵的客人,他来我们寨子教孩子读书,而且还拿出钱来给孩子买书本,大家要记住这份恩情。现在我向大家宣布:今后唐老师在我们寨子里生活,他的口粮由生产队供给,吃菜由大家供给。我们一定要照顾好唐老师,他喜欢吃什么菜,尽管去菜地里摘,不管是哪家的。想吃鸡的话,尽管去捉鸡,也不管是哪家的……”
对阿坝寨来说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寨子里最有威望的领头人,向全寨子人宣布了一个盟约。这是个古老的习俗,篝火前的盟约,寨子里的人必须遵守。当社长说完话后,篝火前响起一片欢呼声,有人敲起了象脚鼓,还有人吹起了葫芦丝、口弦和排箫,男男女女手拉手,围着篝火唱啊、跳啊。几个姑娘拉着最尊贵的客人,请他一起跳舞。可是最尊贵的客人不会跳舞,而且有些腼腆,但是抵挡不住热情,最后还是受邀了。
唐伯诚叙述完了,孙子问:“就这样您当上了阿坝寨小学的老师?”他抹一下眼睛说:“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来到少数民族的寨子,而且还当他们的老师。”孙子又问:“教那些孩子,您觉得困难吗?”他回答说:“怎么不困难?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有的要相差十来岁,理解能力差异很大,所以讲课时很吃力。”孙子又问:“那怎么办呢?”他回答说:“只能尽自己的耐心,尽量照顾到低龄孩子。好在那些低龄孩子,大多有哥哥、姐姐在班上,让哥哥、姐姐帮助自己的弟弟、妹妹,这样做很有效果。”
孙子又问:“您在那儿生活得怎样?觉得寂寞吗?”他回答说:“我在寨子里当孩子王,并不觉得寂寞。每天我都去外面走走,寨子里的空气很好,景色也很好,每家的竹楼旁都有芭蕉树,竹楼底下听得到猪叫羊咩。这里的人向来自给自足,家家过着清贫的生活,同外界几乎没有交流。而且这里非常安静,外面轰轰烈烈搞运动,这里丝毫不受干扰,人人都非常纯朴善良。我喜欢这种环境,觉得自己生活在陶渊明笔底下的桃花源中。”
孙子很惊讶,他继续说:“我在寨子里首先要感谢一个人,就是那个接我来寨子的社长。”接着说道:“社长的名字叫刀坤,起先我以为他是公社社长,其实不是的。当年搞农业合作社时,他出任寨子的合作社社长,后来合作社成了生产大队,实际上他是寨子里的生产大队长,但是大家仍习惯叫他社长。每隔几天他都要来竹楼,问我生活有什么不习惯?需要什么帮助?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刀雄,年龄十二岁,次子叫刀郎,年龄九岁,兄弟俩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接着他又说:“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使我对刀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孙子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唐伯诚一下又激动,思绪回到了阿坝小学开学之初,当时他们农场里有个干部是报社通讯员,阿坝寨小学开学之后,他写了一篇通讯稿,报道农场为了帮助阿坝寨办学,从农场中选拔了一名教师,并且在农场干部群众中发起捐款,从景洪市买来书本和学习用品,送到每个学生的手中。
文章见报一个多月后,有一天刀坤领着四个陌生人来到学校,其中两个是本地的乡干部,另外两个是县教委的领导。他们说是受上级的委派,前来核实阿坝寨小学的情况。经过核实之后,阿坝寨小学完全符合办学条件,问题是学校没有经过备案,今天他们来补办注册手续,同时任命刀坤为阿坝寨小学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