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唐伯诚回家看望父母,弟弟悄悄告诉他说,这段日子里,父母天天守在电视机前,边看《孽债》边伤心流泪。老两口已经商量好了,云南的大孙子如果找上门来,家里无论如何要接纳。
那时他刚和林芸结婚不久,他不敢看《孽债》,一看就刺心的痛,立刻会想起茶花,想起至今未见过面的儿子。每当听到外面唱那首歌,眼前立刻会浮现出茶花的身影,想起同她分别前的三个夜晚,心里挂念母子俩的生活怎么样?儿子有没有上学?
当时他的事业已步入发展壮大期,手下有一千多名员工,公司研发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唐董事长深受公司员工的爱戴,可是人前尊贵的他,除了他的父母,还有他的弟妹,没有人知道春风得意的他,心头压着一块沉重的巨石。
一个人欠下良心债之后,即便不能及时偿还,也要及早偿清。否则的话,负疚感会伴随一生。他也希望及早还清良心债,希望云南的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自己会尽父亲的责任,给予儿子所有的父爱,可是云海始终没有出现。
此时他陷入了深深的忏悔,抹了一把眼泪,再也说不下去了。孙子连忙安慰说:“爷爷别伤心,这事是特殊年代造成的,您不要责怪自己。”他叹了声气,问道:“或许这是我的一段黑历史,你了解之后,是否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祖父?”孙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这段经历,您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伟大了,而且我很高兴,自己在云南有个伯父。”
唐朝接着问:“爷爷,那么您后来有没有去过云南?有没有去找茶花奶奶,还有您的儿子?”他回答说:“在98年的时候,我去过云南一次,还去了阿坝寨,打听到了他们的情况,但是我没有去见他们母子。”孙子听了十分不理解,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唐伯诚接着叙述:在98年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是以前农场里的朋友打来的。那位朋友说从云南返城的上海知青,正在组织一个“回娘家访问团”。大家离开农场已二十年左右,那里流下过大家的汗水,留下过大家的青春岁月,大家对农场有深厚感情,当作是自己的娘家,所以想去看看娘家的变化。
那位朋友还说,参团人员大多是事业成功人士,是带着考察任务去的。因为上海把云南列入对口帮扶对象后,市里的援滇力度正在加强,一些民间组织也参与其中。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从云南回来的知青,这个责任义不容辞,所以想借此次云南之行,去开发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重点是帮助那里的贫困人口尽早脱贫,目前有个项目已经明确,那就是援建希望小学。朋友问他是否抽得出时间?是否参加访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