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得知有援兵并且攻取了高知城这才松了口气,唯一可惜的是土佐藩主山内忠义竟然跑了。
孙应元也没有想到山内忠义竟然会用大部分的手下做诱饵,声东击西,也是因为这么多倭人武士的纠缠才让山内忠义从西边跑了。
此战结束,明军折损一万三千余人,倭人亡两万一千多人,俘虏联军及高知武士四千余人。
杨吉劝说郑芝龙,“将军,虽说此次我军损失惨重,但有一点,四国之上剩余诸藩的实力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山内忠义虽然跑了,但没了高知城,土佐藩就是名存实亡,这个藩主根本没有办法对幕府交代,”
郑芝龙也想到了这一点,虽然损失了不少将士,但他们的初步目的达到了,那就是在四国立足,并且剩下的将士历经战阵,实战经验也更多了。
“是啊!将军如此想最好不过,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重新修好高知城,大练兵,向陛下上奏折说下我们如今的情况,以及接下来如何做。”
听了他的话郑芝龙明白了下面该怎么做,“修城之事就靠政委了,练兵归我。”
杨吉也没有拒绝,“杨某听令。”
“这个援兵的将领孙应元是那个在草原大杀四方的吗?”
杨吉点了点头,“将军是那个人。”
英雄惜英雄,郑芝龙很是佩服这类人,也不用人请,自己亲自去了对方驻扎的营地。
孙应元对眼前的将领也有了解,大明海上最大的霸主级人物,佣兵数万,船队过千,纵横倭岛、台湾,福建海域,就连那些夷人都对他恭敬有加,一直到陛下亲自令人招降,最后更是成为远征倭岛的主将。
“孙应元见过将军。”
其实按照级别来说,郑芝龙只是五虎游击将军,这是五品,杨吉这个政委也是五品,但他们统领数万大军,又是主将,暂时是二品衔,比自己高多了。
“郑某早就听闻孙将军在北方草原的威风,很是羡慕。”
孙应元拱手,“如今郑将军作为攻倭主将,亦是大好时机,同是令人羡慕。”
郑之龙有些惭愧,“若不是将军救援,恐怕我军会损失很大。”
这事是他没想到的,高知城本是瓮中之鳖,但长时间没有动作让他对山内忠义产生了轻视,所以才有这次事情的发生,一万六千人对一万,若不是援兵,对方与联军前后夹击,那这次攻倭战事怕是惨败,陛下这些时日的准备也会付之一炬。
想到这里还有些后怕,自己作为主将最好还是坐镇中军,亲上沙场是对全军不负责。
“孙将军对我们接下来的事有何高见。”
孙应元摇了摇头,“陛下能重用郑将军,说明陛下对将军的本事有了解并且放心的,孙某不便多说。”
郑芝龙也想清楚了一切,所以行礼感谢。
孙应元赶忙扶起他,“将军,三万新兵还在山东等着,还请派出船队能够运送。”
可是他没想到郑芝龙给拒绝了。
“此事我不能答应。”
“为何?”
郑芝龙给他解释起来,“此时两支船队在四国周围封锁水路,没有多余的船只来做这件事。”
“可是如果士兵运送不过来,凭借如今的兵力够用吗?剩下的藩主动员所有武士,最起码有好几万人。”
郑芝龙当然明白这种后果,可是水路如果有差错,幕府派人救援四国,那四国何时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