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与九卿中的老秦人多有交往,
私下里也多次告诫他们,朝堂言行切勿倚仗身份胡作非为。
如今看来,这些人根本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典客大人此言差矣。”
“在下只是陈诉事实,何来过分之说?”
“难道典客大人认为这是件小事?”李斯冷目反问。
他对这些老秦人心思了如指掌。
事情未波及自身,便不算大事,
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客卿。
就算你位列三公九卿又如何?
只要不是老秦人,
再大的事也是小事。
这种情况源于秦孝公变法后,
历代秦王重用客卿。
到了嬴政亲政,
经历了母后赵姬、嫪毐、吕不韦等事件,
培养了嬴政多疑的性格,
只重用自己的亲信。
无论你来自何方,什么身份,
只要受到器重。
这进一步加剧了老秦人与大秦新贵族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赵安早就与嬴政讨论过。
嬴政自然也意识到了,
正慢慢改进。
启用宗族就是第一步。
当然,不是所有老秦人都能得到重用。
那些无能却身居高位者,
只能被淘汰!
免得尸位素餐。
李斯这一问,直接让典客、太仆等人愣住了。
虽大家都知道老秦人与新贵之间的矛盾,
但这些问题还未严重到公开的程度。
毕竟,嬴政的威慑力犹在。
“堂堂大秦国的客卿,乃陛下亲自册封。”
“别说一个小厮,”
“就连我们见到,也要礼遇有加。”
“现在,有人却嫉妒客卿的成就。”
“如果是正常合作盈利,客卿答应自然无妨。”
“但那些嫉妒之人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条件,”
“分明是想侵吞客卿的成果。”
“你们可知道,客卿所售的曲辕犁等工具对我大秦有何等影响?”
“你们又是否知道,客卿大人并未从中大捞一笔?”
“每件工具仅收取了微薄的劳力费。”
“换作他人,拥有如此农耕利器,能如客卿一般?”
“尔等什么都不懂,却在这里妄加评论。”
“我大秦统一天下才几年?”
“六国是如何灭亡的,你们都忘了吗?”
“六国的余党无时无刻不想颠覆我大秦。”
“尔等却想着破坏为我大秦稳定立下大功的功臣。”
“你们的良心何在?”
“扪心自问,你们是否站在了秦人的角度思考?”
李斯怒不可遏,
一口气说了很多。
每一句都是用激昂的语气吼出来的。
他如此卖力,既是为了帮皇帝发声,
也是为赵安考虑,
还有一部分是出于真心,
想把这些话说出口,让朝堂官员知晓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