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高盛对AMD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份额、技术优势、未来产品路线图以及行业竞争态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同时,他们也考虑了此次投资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以及国际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促成这单生意,高盛投资决策部门与AMD的高层管理团队进行了多次会面,讨论AMD公司的市值、盈利模式及市场扩张计划。
此外,法律团队也会介入,就股权购买协议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包括但不限于股份转让价格、董事会席位分配、股东权利、退出机制等关键条款,以保障投资方利益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经过小半个月紧锣密鼓的工作与沟通,一切顺利,双方最终签署了正式的投资协议,宣布陈佳明成功入股AMD,成为持有该公司18.2%股份的重要股东。这一合作不仅为AMD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支持,也让AMD有了开拓全球市场的资本,而对于陈佳明而言,投资AMD是他资本布局中的重要一步,有望在未来吞并AMD并提升他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还是那句话,陈佳明投资AMD可不是为了帮他们赚钱的。虽然AMD在几十年后市值几千亿美元,直接把英特尔都比了下去。但是现在的AMD在与英特尔的竞争当中,可远远比不上英特尔,相比于英特尔的财大势大;在现在这个年代正处于半导体混战区,AMD也只是一个实力一般的中等公司。而AMD之所以起飞是因为成为了IBM的“第二供应商”。
直至90年代,美国的CPU市场只有英特尔和AMD,而显卡市场则是英伟达和ATI。而AMD梦想着霸占两方市场,于是75亿美元市值的AMD举债买下了50亿美元的ATI(实际价值只有二十亿)。于是AMD掏空现金借了外债强行吞并了ATI。而在这之后的十年中,AMD年年亏损,几经破产,到2010年,AMD的市值跌到了不到二十亿美元。
尽管对陈佳明来说时间很漫长,但是以他的赚钱速度,不出十年就可以全资买下AMD。之后,以他的先知性和财富足够盘活AMD,身为一个猎手,陈佳明有着充足的耐心。
作为新晋的AMD股东,陈佳明在杰里·桑德斯及其副手的亲自引领下,踏入了位于加州圣克拉拉市的宏大规模芯片生产基地——这座城市第二大却拥有全球顶尖洁净度的工厂。这里的空气纯净度标准远超顶级医疗设施,维护这样的环境所耗费的资金令人咋舌,但这在未来的产业巨擘眼中,不过是巨额投资的冰山一角。未来的10.5代液晶生产线和尖端芯片产线,动辄需耗资百亿乃至更多,而启动资金仅是长期消耗的序幕,持续的技术迭代与高效的生产管理才是真正的资金“黑洞”。
谈及行业门槛,技术封锁固然是挑战,但更为关键的是企业所累积数十年的实战经验和对质量控制的精雕细琢,如三星与台积电,凭借深厚积淀在成本控制上独占鳌头。即便国内产业逐步成长并实现盈利,外资企业可能已进行新一代的技术更叠,特别是三星擅长的反周期扩产策略,曾让80-90年代的诸多半导体巨头饱受困扰。
时至70年代末,尽管芯片生产成本不菲,但AMD在旧金山的工厂依托稳定的工业订单和IBM的合作,尚能稳健运营。然而,美国的大部分半导体公司都面临着本子半导体企业的全面渗透,它们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自给自足的模式正在严重冲击着美国的半导体产业。
在这片高度保密的芯片生产腹地,陈佳明得以深入探访,身着防尘服步入自动化程度惊人的车间。在这个尚未被AI全面接管的年代,广阔的厂房中工人稀疏,更多是监控与操作精密机械,与劳动密集型的其他产业形成鲜明对比。
随后的主板工厂之行,从板厂到组装、贴片直至代工厂,每一步都展现着数控车床的高效与精密。仅仅半分钟,一块主板便制作完成,生产线的高速运作让人叹为观止,而这仅是众多生产线中的一环。
杰里·桑德斯自豪地向陈佳明介绍:“陈先生,您所见的正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之一,全美范围内,能与我们比肩的厂家屈指可数。”言语间,尽显AMD在技术前沿的自信与实力。
参观完之后,在工厂的食堂吃了中饭,休息了一会,下午就开始了正式的商业谈判。
会议室内,副总库马尔直接说道:“陈先生,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设计出样本和调试出生产线,而且订单目前还并不确定,所以前期的设计成本和生产线试调试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相关的费用我们可以给您免费。至于后期的产品价格,要根据调试的结果和后续的订单总量来决定。”这其实就和一些产品开模具一样,在开始的时候模具费是一笔大头,如果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工厂可以先垫付这笔钱,但如果第一次合作,这笔钱基本上都会先收取。但是身为AMD的股东,显然这些费用都可以避免。
陈佳明点头道:“那不知道要多少久?”
桑德斯答到:“需要三天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