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看着堂上众人都在议论思考。
也不说话。
就端起了茶水,慢慢品尝起来。
“小道长可能解一解这卦语?”
场中只有一人并未陷入沉思,而是看向他问道。
这人便是,刚才率先发话的文士,参赞秦昊。
汪洋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想道。
“义军还是有聪明啊。”
随后他放下茶杯,向大将军问道。
“将军可有西洲地图?”
大将军大手一挥,一众亲卫上前,抬上来一张巨大的沙盘。
并说对汪洋说。
“道长请看。”
汪洋起身来到沙盘前看了看。
心中不禁想道。
“这义军确实有点东西,连这么高级的沙盘都有。”
“看来他们真的有可能成事儿。”
思考片刻之后,他指着沙盘说道。
“西边赤水河两岸,虽兵多城密。”
“但是夏朝武将多有纷争,联系不太紧密。”
“所以向西而行,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参赞秦昊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道。
“这番说法确实有理。”
“可是道长你也说了,西边城池众多,而且山高林密,又有赤水河相阻。”
“若是我大军,被其拖慢了行军步伐,泥潭深陷。”
“西洲精锐广陵军过来断我后路,何如?”
汪洋呵呵一笑。
手指指向赤水河对岸永信府下方古城县。
说道。
“这里就是山难中的高山。”
“此处山高林密,饮水不缺。”
“到了这里,大军便有大把时间休养生息。”
“向西南可入南诏,向西北可攻永信府。”
“向东可横渡赤水打怀仁,向东北可击龙回。”
“至此,义军可立于不败之地。”
听到这里的参赞秦昊顿时击掌叫好道。
“妙啊,真是妙啊!”
“道长不仅卦算通神。”
“对行军打仗也是颇有建树啊。”
议事厅众人听完,顿时肃然起敬。
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义军中对待有才能的人,从来都不吝啬夸赞。
汪洋心中不屑道。
“我可是拥有华人上下五千年历史记忆的人。”
“想当初,我历史课考试可是每次都能考六十分及格的。”
“这点谋略,不过尔尔。”
表面,他还是表现的高深莫测。
反身坐回了他的椅子,喝起了茶来。
殊不知,他的举动。
导致大将军东泽心里,越来越不想放他走了。
铁门关,城墙。
“将军。”
“姜严战死了。”
说话的,正是奉命带人撤离的老张。
他此刻泪容满面的说道。
面容苍老,疲惫异常的文老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
用沙哑的声音安慰道。
“从义军起义反抗暴政的那天起。”
“我们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只要这天下能变成朗朗乾坤。”
“那都是值得的。”
“一定,是值得的!”
望下城墙下的旌旗林立,他的语气逐渐坚定。
“御敌!!!”
攻城开始了。
广陵府,西洲铁甲军营内大帐。
“大帅。”
“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
“让隐杀门派了数十名刺客前往沂州府了。”
大帐内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在弯腰低首禀报。
“很好,就算刺客杀不掉那叛贼东泽。”
“也能在沂州府掀起一阵混乱。”
“这样便能给我大军争取到更多的行军时间了。”
“你退下吧。”
位于上首的老者挥手道。
“是,大帅。”
文士退下。
画面一转,来到沂州府知府衙门。
汪洋已经被东秀芝带下去休息去了。
这时,秦昊上前对着大将军说道。
“大将军。”
“此人眼光之独到。”
“卦算之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