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太监一名王进宝、一名佟盛才。顾刃身无官职,只是乙榜出身,市舶司掌管一府对外贸易,终年过手钱财无数,权力极大,寻常举人哪里瞧得上眼。但今晚得了上头吩咐,对这位青年书生分外谦卑照顾。两人长揖到地,请顾刃转后堂上楼喝茶休憩。
顾刃深还一礼,随二人楼上坐定,拱手言道:“两位执事大人,南京来信,业已拜读,徐主事信中吩咐之事,小弟早已安排妥当,请两位执事大人放心。”
两人急忙陪笑道:“久闻苏州顾公子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今日得见,果真名士风度,不同凡响。日后如有吩咐,我二人不才,愿效犬马。”
“不敢,两位大人过谦,折煞晚生。”顾刃急忙起立行礼。
“宴前那套罗里吧嗦的行礼,约莫酉时三刻开始,估计公子你也嫌气闷,不如在这楼上观赏园中景色。礼毕之后众宾客移步湖上石舫,唤作闹红一舸,戌时整在那里开席。”
顾刃点头应对,跟两位内监喝着茶,闲聊着市舶司上下闲话。那市舶司初立于洪武年间苏州太仓的黄渡,接待各国使节,民间称之为“六国码头”。后因太仓距南京都城太近,常有番邦小国“窥探京畿”而裁撤。后分设于广州、明州、泉州三地。但有明一代不似宋元开放,于“开海禁、通商贸”并不看重,本意乃是为了“通夷情、抑奸商”。市舶司的主要职责也从宋元时期的征收海外贸易关税,变成了接待来华朝贡的各国“贡使”。所以,明代的市舶司不归户部,而由礼部管辖,其入贡的时间、路线、人数、船只都有明文限制。日本使节只能经明州朝贡,泉州只接待琉球,只有广州市舶司可同时接待占城、暹罗、南洋及西洋诸国。永乐年间,成祖攻占交趾,曾短暂设立过云屯、新平、顺化三处市舶司提举,但数年后,因“夷变”明军撤出,三司自然随之消亡。明州、泉州、广州这三司名义上由礼部统率,具体业务上归各布政司指挥,但因为牵扯到各色贡品往来,内宫太监的势力自然而然染指其中,自正统、景泰朝开始,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的镇守中宫开始兼领市舶司事务。司内大小俗务后勤之事归地方布政司处理,赐给藩属国的礼物由礼部安排分派,而贡品中最珍贵的一小部分,则由市舶太监直送大内皇宫。王、佟二监隶属浙江布政司下辖明州市舶司,今夜却现身南直隶苏州府的乡饮酒礼席间,此中缘由,外人皆不明了。
酉时三刻,万卷堂大厅之上,各方宾客咸集,乡饮酒礼开始。此礼源流久远,最上可溯《周礼》。京师内外各文武衙门,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各举一次,其主旨为“序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府学院内礼仪繁琐异常,有宾、迎宾、司正扬觶、宣读律令、献宾、酬酒等一套下来,搞得人头昏脑涨。不过如此繁缛冗长的仪式注定长久不了,到了弘治一朝,早已大刀阔斧的程序精简,众人心中都知道礼毕后的宴席才是今晚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