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是一句有名的农谚,说的就是冬小麦的种植。
在北方,青黄不接的时节指的就是这时候。
一路上,李弘问了许多正在播种的农民,都说今年年景不好,收上来的粮食连租子都交不上,更别说填饱肚子。
李弘也略微观察了一番,没发现有收种玉米的痕迹。
玉米在明末时便已经传入中国,而且传入的途径应该还不止一个,从各地对玉米的叫法就可以看出来。
南方主要由海路传入,称之为苞须、玉茭子。
北方主要经丝绸之路进入西北,叫苞谷、棒子等。
最早在嘉靖十年,玉米就经由印度传入了中国西南,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重视。
老百姓是用肚子投票的,到了两百年后的乾隆年间,玉米已经成了北方人民的主要口粮之一。
但是在李弘现在所处的时间点,玉米明显还没有广泛种植。
不然北方田地玉米春种秋收,小麦秋种春收,一年可以两熟。
只要不是大灾年份,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也不会产生这么多流民。
行至一个茶摊,一行人坐下来歇息。
李弘一边喝茶,一边思考着接下来的打算。
赶路的这几天他又试探着问了问杨算,知道他来自弘农杨氏的一个旁支。
弘农杨氏也算是千年世家了,不管家族支系散布在哪里,都自称来自弘农华阴。
就像杨算在这这一支,在汉中府发展,距离华阴县几百里的路,也还是自称弘农杨氏。
不过到他这一代,家族早就没落了,连个举人都没有。
其他支系其实也一个样,而且还不一定之支系,攀附的杨氏恐怕比真正的弘农杨氏还要多。
这也是杨算早年间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却只能当幕僚而捞不到官身的直接原因,没有功名。
投靠这样一个没落家族,对自己未来的帮助真的有用吗?
但是自己带着妹妹要想在明末乱世里独立生存下去,的确又有点困难。
如果是个盛世,李弘还可以自信能做到小富即安。
但这里是崇祯元年的陕西,矛盾总爆发的起点。
小冰河期的名头他是听过的,接下来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气候会越来越恶劣,土地兼并、粮食危机引发的矛盾大爆发会越来越激烈。
而在原本的历史道路上,这种影响一直要到康熙末年才会慢慢好转。
满清不是真的运气站在他们那边,而是人都被杀光了,人地矛盾自然就缓解了。
等到乾隆末年再次人口爆炸,社会矛盾再次激化。
只是不巧,再过几十年到来的不是全国性的大起义,而是殖民者的坚船利炮。
得想办法说服父子俩跟着自己干才行。
另一边,杨算接过杨戌递过来的银钱。
除了茶水钱,杨算又摆了几枚铜钱在桌上,问道:“店家,前面可有歇脚过夜的地方?”
店家忙过来把铜钱一一捡起收进怀里,陪笑道:“好教客人知道,前后客栈可远得很,但再往前走十里路有一村子,唤做赵家庄,那儿有个赵老爷是个心善的,客人可以去赵老爷那儿问问能不能留几位过夜。”
杨算拱手道:“多谢店家。”
随后,一行人收拾好行李,继续往前。
歇一夜,明日就能到西安府的治所长安县了。
……
另一边,李弘一行离开之后的咸宁县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