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盯着朱祁镇的牌位,心想他跟猛男朱元璋与朱棣放在一起,会是什么下场。
朱由校肯定是看不到这种左右开弓的名场面了,但他却可以将他的牌匾逐出太庙与奉先殿。
反正,道君皇帝已经将他的祖宗朱高胖就给挪出过太庙。
他朱由校一个灵魂来自后世之人,就更没有一丝的心理负担了。
至于群臣反对,他就不信等他牢牢掌控了皇权与军权,还搞不定那些老顽固和嘴炮。
祭拜完奉先殿,朱由校便回到了玉熙宫,喝了碗热姜茶后,选择了重新回到温暖的被窝。
过了正月初七,皇城就慢慢热闹了起来。
各个宫殿除了年前已经悬挂起来的喜庆宫灯外,还多了各种各样的彩灯。
而午门外,更是在如火如荼地忙着用万盏彩灯扎成的“鳌山灯会”。
通常堆叠十多层,色彩会有五种,因其形状酷似大鳌,因而被称为鳌山灯会!
除了彩灯与灯会,还有午门两边的护城河上也在搭建游船。
而乾清宫前的广场上,也正在搭建戏台。
元宵节当天,朱由校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登上乾清宫露台,与他们一同欣赏戏曲与杂技。
虽然深受快节奏娱乐文化洗礼过的朱由校,对这些戏曲与杂耍不感兴趣,但为了体现出他的与民同乐,还是佯装兴趣盎然的样子。
天将黑夜,华灯初上,夜如白昼,在光禄寺的主持下,开始了元宵节的晚宴。
晚宴结束,朱由校又是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继续观看戏曲。
快到晚上九点,礼部尚书顾秉谦登上舞台,高声宣布晚宴结束,而午门观灯、与民同乐正式开始。
一直强忍着没睡的朱由检四人,在听到顾秉谦的宣布后,赶忙挤到了朱由校的身边,要求跟着一起去午门观灯。
朱由校自然是连连点头同意,这也引来了一众大臣对皇家兄友弟恭的赞美。
朱由校牵着只有八岁的朱薇媞,带领群臣朝午门一路走去。
他没有乘坐御辇,而是就这么走着朝午门走去。
距离本就不远,用完晚膳,走路正好消消食。
沿途看着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彩灯,朱薇媞等四小只的嘴就没合拢过,一直欢呼着叫唤个不停。
还是平时娱乐项目太少了。
登上午门城楼,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层层叠叠被陆续点燃的彩灯,朱由校内心也不禁暗赞一声壮观。
至于四小只,早就兴奋得在高声欢呼。
而当烟花燃起的时候,他们的欢呼声就又提升了好几个分贝。
朱由校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百姓,他在想着下面的人会如何看他?
一千多年以来的君权神授,不知道在他们眼中,他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天派来统御万民的天子?
亦或是是残忍嗜杀的暴君?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只要让他们每天吃饱饭,少点虐民害民的父母官,他们就会认为朱由校是个好皇帝,是个千古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