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叶语带着云影悄悄来到城郊的破庙。
庙里破败不堪,蛛网遍布,几座高大的佛像身上,满是灰尘。
地上的一处,依稀还有一些血迹,应是金莲死去的地方。
云影再度钻入天机镜中,几息之后,当晚的情景便在镜中缓缓浮现。
一对男女率先进入庙中,女子正是金莲,而男子则是一个年轻俊朗的小生。
不知因何事,两人吵了起来,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竟战了数十个回合。
男子越说越是来气,最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中厉色一闪,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直接刺向金莲的脖颈。
来不及闪躲,只是眨眼的功夫,匕首便深深没入到了金莲的脖颈之中,顿时鲜血四溅,周遭很快一片殷红。
她无力地倒了下去,很快便没了声息。
男子见状,顿时大惊失色,脑中一片空白,但一切已经不可挽回。
待稍稍平复了心情,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的一尊佛像身上。
只见那座佛陀面带微笑,而嘴巴处恰是一道缝隙。
男子眼珠一转,随即用金莲的衣服擦干了匕首上的血迹,再将刀片和刀柄分离开来。
之后,他又走到佛像跟前,试着将刀片丢进它的口中。
没想到,佛像的内里竟是空的,刀片真的被他丢了进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男子大喜过望,他将刀柄藏入怀中,趁着夜色,迅速逃离了现场,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尸体。
半个时辰后,叶语的母亲沈琉璃心情低落地走进庙中。
只一眼,她便被眼前的惨状吓得花容失色,慌慌张张地逃了出去......
看到这里,一切已经真相大白!
“怪不得衙役一直找不到凶器,原来它在佛像的肚子里。”想到这里,叶语的心中大定。
几日后,知县大人再次升堂。
一干人等悉数到场,围观的百姓比上次更多,现场陷入了一片嘈杂。
随着惊堂木重重一拍,知县大人声音高亢地宣布道:“升堂!”
捕快们昂首挺胸,齐声高呼:“威武——”声音在公堂中久久回荡。
原本喧闹的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知县正欲开口盘问沈琉璃,叶语却抢先一步,走到大堂的中央,恭敬地说道:“大人,小人有一事相禀。”
瞥了一眼叶语,知县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陈述,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转向了叶语。
“大人,凶器一直未曾找到,或许意味着之前的排查思路有所偏差。”叶语缓缓道出了他的见解。
此言一出,众人皆感困惑,思索着叶语话中的深义。
叶语继续解释道:“有可能,凶器自始至终未曾离开过案发现场。”
闻言,知县一惊,而众人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这样的推测无疑颠覆了他们之前的认知。
“我听人说,那座破庙中的佛像,腹部是空心的。”叶语继续猜测,“有没有可能,凶器被藏匿在了佛像之中呢?”
知县的双眸顿时亮起,似有所悟,其他人也像是被打开了新的思路。
“来人,去庙中搜查一下。”知县向捕快命令道。
几名捕快应声而动,迅速离开了公堂。
众人一时纷纷陷入了沉思。
沈琉璃的心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她看着叶语,眼眸深处泛起一种别样的神彩。
叶少欢的心中很是振奋,他期盼儿子的判断能够应验,让自己的妻子得以尽快脱离苦海。
而金家的两位老人则是疑虑重重,不知在想些什么。
围观的群众开始各抒己见,争辩着对案情的看法,整个公堂再次被嘈杂的声音淹没。
半个时辰之后,捕快风驰电掣般地策马归来。
“大人,找到了!”一声振奋的呼喊划破了大堂的宁静。
一名捕快大步流星地走进大堂,手中紧握着一个用白布层层包裹的物件。
“大人,找到凶器了,果然是在一座佛像的肚子里!”捕快目光如炬,向知县笃定地禀报道。
闻言,知县大喜,他急切地命令道:“快......快打开!”
捕快小心翼翼地摊开白布,一把寒光闪闪的刀片随即映入众人的眼帘,刀刃上还残留着斑驳的血迹。
众人看到这突如其来的证据,一片哗然!
沈琉璃和叶少欢的眼睛登时亮起,这把刀片犹如一根救命稻草,在必死的绝望中,给他们重新带来了生的希望。
“仵作,快......快好好检查一下。”知县的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颤抖。
仵作应声而出,接过刀片,开始细致地勘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