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和叶华谈完,又被一个电话叫走了,坐着车路过老头的红薯摊时,郭良降下车窗对老头打招呼:“今天生意不错吧?”
“诶,以前要卖一天的红薯,今天一个上午都卖完了。”
郭良笑了笑让车开走了。
卖红薯的老头就这样在内院待到儿子下班,有了这样一个“避风港”,红薯很快就卖完了。
他儿子惊讶的发现自己父亲怎么进来了。
小步跑过去:“爸,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你怎么进来了?”
“刚刚有个小年轻让我进来的,今天红薯都卖完了,下午我就不来了。”
“小年轻?”
“对啊。”老头指着兴盛的大门口,“刚刚和另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一起坐在门口说话了好久,然后坐车走了。”
他儿子想到上午工作时听见的聊天,说大老板和叶总在楼下坐着,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呀,你不会是遇见我们大老板和叶总了吧!”
“那么年轻怎么可能啊。”老头收拾好车子,准备下班。
他儿子用食指蹭蹭鼻子,哭笑不得:“我还没见过叶总呢,没想到,让你先见到了……”
……
电影的拍摄在年后启动,张文带着郭万重出席了开机仪式。
在罗州迅迹赛车场,一群人像烧香拜佛一般,对着一个机器说“开机大吉”!
几位主要角色都是国内比较出名的演技大咖,包括主创在内,这些人都要上去发言。
郭万重跟在张文身边,现场人太多,张文带着郭万重到处给人介绍,就差把“资方的人”这几个字刻在郭万重脸上了。
郭万重看着周围围着一圈的不知道哪个明星的粉丝,都奋力的要把自己展示给粉的明星看。
“文哥,咱们为啥要有这样的仪式?”郭万重小声的问。
张文单手插兜,右手指着放在最中间的香炉说:“国内刚开放电影市场的时候,香港人来内地拍电影,都喜欢这样烧香拜佛,求得开机顺利,拍摄顺利,票房好成绩。
咱们也没经验啊,以为这是必须要做的,后来就慢慢的成为习惯了,大家开机都要搞一个这样的活动。”
“哦,这也太唯心了。这不是对自己的电影不自信吗?”郭万重说。
张文说:“电影不赚钱,我们干嘛投资呢?”
“对啊,那为啥还要搞这些形式主义?”
张文嘴角上扬,说:“你觉得这是形式主义?没错,你很有眼光,这就是形式主义。
这个东西现在意义已经变了,相当于开拍前的一个启动仪式,给大家打打鸡血,发发红包之类的。有这么多人捧场的剧组,会骗来不少赞助和群演的。”
“嗯,我猜也是这个作用。”郭万重手摸着下巴,笑着说,“文哥,我猜,你们应该可以在立项的时候就能确定这个影视剧是否会火。”
张文直视着郭万重:“不错,这是一个投资人应该有的敏感,我们会给影视剧分级,根据不同的级别,投资相应阶梯的资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利益不损失。”
台上的导演还在发表着对这部电影拍摄的看法,已经有工作人员给大家发红包了。
郭万重接到一个工作人员发的红包,好奇的拆开看看,有一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