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王可新从一个走访的家庭里出来,要再次经过那条黑色的夜路。
她做了一下心理准备,把手电筒提前打开,鼓起勇气往前走。
偶尔,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声、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乡村特有的白噪音。
“诶?”
王可新发现这条路变亮了!
竖立在乡间小道上的路灯,带着几分质朴与宁静,为这宁静的田野和乡村增添了一抹温馨的光影。
如同安静的守护者,它们以无声的姿态,编织着夜色中的温暖与光明。
王可新把手电筒收起来,不再害怕的走过这条夜路。
她给郭良发了个微信。
“你还是那个细心善良的郭良。”
郭良给她回复:“友谊万岁。”
……
北京某儿童医院,戴着眼镜略显慈祥的王子清坐在诊室给小孩看病。
“叔叔把听诊器暖热,然后放到你的小肚子上听听,就好了,一点都不可怕……”
王子清温柔的哄着小朋友。
小孩的家长也很配合的抱住孩子,问诊很顺利的结束了。
一天看二十多个病号在北京算是中等水平,对于刚独立问诊没有名气的王子清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开始。
经过八年学习,最后博士读出来,如愿留在了儿科。
王子清在叫号系统上点下一个人进来,上面显示的名字是郭良,王子清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写的是八岁,可能是重名了。
戴着口罩进来的郭良把门关好,还没开始装病就被看出来了。
“郭良!过分了啊,好多人还挂不上号呢,你在这玩什么呢?”王子清把听诊器放到桌子上。
“首先,我是下午来的吧。下午的号,你就没有哪天是挂完的。其次,我是等你上午病人和刚刚回访的号全部都看完,我才在报道机上报道的。我可没有抢占任何公共资源啊!”
郭良声明。
“好吧,好吧。算你还有点良心,考虑这么多。”王子清绕过了郭良。
“拜托,作为国内最大的疾病慈善机构创始人,医院里的事情我七七八八也了解。”郭良说。
“你现在心脏还疼吗?我给你听听。”王子清问。
“早在几年前就一点也不疼了,我甚至怀疑过,不会是我那段时间精神出问题了吧?”
郭良乖乖的把衣服拉链拉开,给王子清听诊。
王子清把冰凉的听诊器怼到郭良衣服下面。
“嘶!凉!”郭良缩了一下。“区别这么大呢?”
“叫你骗我,一会儿这问诊记录我还得编一下。下次见我直接进来。”王子清翻了个白眼。
“看来是真的没事了。”王子清放下听诊器,“可能和你做慈善有关,帮助的人多了,而且你自己遇见了需要帮助的小事,自己就会去做,根本不需要这个外部的力量强加你去干。所以它就消失了。”
“……你们医生也相信这种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郭良笑着说。
“医生也是人。再说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多了去了。”王子清心宽的说,“我一会儿加了个手术,大概两个小时,你去住院楼五楼等着我吧。我换完衣服会从那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