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伸手一拍桌子,大声叫好道:“好!好!好一个示人以曲,好一个弯腰待人,好一个敬人为礼!”
苏杨柳含笑问道:“如何?此人的答案当不当得起甲上,比之季凌也不差吧?”
于学正连连点头:“不差不差,两人见解鞭辟入里,难分伯仲。”
苏杨柳说道:“但甲上名额只得一人,便由你来决定了。”
“既然难分高低......”于学正稍一思索,继续说道:“那便看谁花的时间少,谁便是甲上。”
于是,他一手一张卷子,看向两人的编号。
这一看之下,于学正霍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怎么了?”那两人忽然问道。
于学正没有理会,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姜韵那张宣纸卷,看着那个自己亲笔写下的一个大大“一”字。
“这是......那个十针之内,便气呼呼离开考场的小姑娘的卷子?!”
于学正忽然深吸了口气,然后转头对着两人,沉声说道:“我可能对那个小姑娘有些误会。”
何清风苏杨柳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遂出言问道:“哪个小姑娘?”
于学正摇头没有说话,然后轻轻放下手中的两张宣纸。
然后,他目光忽然落向了数科的那厚厚一叠宣纸之上。
伸手抽出最底下那一张宣纸,确定左上角写着大大的“一”字,于学正低头便是凝望。
这一看之下,便再次让他神情一滞,震撼的难以呼吸。
只见宣纸上洋洋洒洒写着“酒水剩十八口,行至酒肆花了十九步”两行大字。
完全正确!!
“数科答案分毫不差,礼科答案入木三分,单单是这两科,便都有拿甲上的资格,那小姑娘......”
于学正强压下心中的震动,在何清风两人越来越疑惑的目光中,整个人站起身来,神情紧张的看着那一叠书科宣纸卷。
“到底怎么了?”两人再次疑惑出声。
于学正依然没有回答,直勾勾的盯着书科卷,心中暗道:“数科礼科便有这般成绩,那么这书科......”
喉间滚动,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从一堆书科宣纸上抽出最底下的那张卷子。
然后,他双手一震,轻轻摊开。
然后,他目光凝聚,定睛看去。
然后,他的神色骇然一变,整个人惊呼出声!!
看着那泼墨大气的七个大字,于学正至今无法相信。
沉默半晌,这个惊呆失色的中年教习终于缓过神来,然后狠狠咽了一口口水。
只听“啪”的一声。
于学正猛地一拍桌子,丝毫不顾茶水飞溅湿了袖襟,举着那张宣纸几近热泪盈眶!
“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一个秋水共长天一色!”于学正仰着头,激动的张狂大笑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一个千古绝句!”
何清风苏杨柳两人听到“秋水共长天一色”后,也是震惊的猛地一蹦,疯狂的凑近于学正的身边,丝毫不顾及教习先生的形象,恨不得立马就要看看那一行诗句。
于学正激荡的心绪难以平静,他仰天大笑,丝毫不理会殿内还剩下几道考生的身影,声音如惊雷滚滚,大肆夸赞。
“我于学正竟有幸看到如此对仗工整,几近‘工对’的诗,上句的‘落霞’、‘孤鹜’对上下句的‘秋水’、‘长天’,对仗如此考究。而落霞与孤鹜齐飞,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本来格律上便是要求极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静。上半句乃目随景而动,下半句为心因景而静,诗中景物色彩形态,皆是寥寥几字便轻松描绘,画面和谐,美不胜收!”
于学正再次大声诵读这十四个大字,“单单几个字便可勾勒出一副人间难以一回见的天上盛景,十四个字,两句诗,定能成为那流传千古的绝唱!!”
于学正颤抖着举着那张宣纸卷,忽然老泪纵横。
几十年来他从未有过如此激动兴奋,便是成为修行者后,也没有这般激昂澎湃!而竟然只是看到这下半句,便再难控制心中的悸动,可想而知这首诗句究竟是如何的妙,如何的绝!!
不知道过了多久,三人皆是从那副震撼人心激动万分的画面中醒来。
于学正看着三张宣纸卷上大大的“一”字,以及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小小的“姜韵”两字,忽然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想到院试还没开始多久,那个小姑娘便直接气呼呼的起身离开,像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当时还以为她只是因为题目太难,气的直接弃考离去,此刻想想,于学正忽然觉得大错特错!!
“这小姑娘哪里是因为文试题目太难而生气,以至于直接弃考离开?分明是因为这院试太过简单,这小姑娘实在嫌弃的不行,答完题后便懒的再看一眼,恨不得马上离开!”
于学正越想便越觉得自己猜测的不差,于是心中便升起久久难言的挫败感。
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竟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挫的是体无完肤。
于学正无奈的闭上了眼睛,长长的叹了口气。
许久,他睁眼看向身边的两人,便再次叹了一声道:“你们可知,这小姑娘花了多久便做出这三道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