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松弛感,不要打鸡血,就这么安安静静输掉比赛就行了。
王韬虽然说了一些,但是只是分析了一下场上的形势,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随后的时间,王韬就把时间留给球员们去休息和恢复体力了。
短暂的中场休息过后,双方重新回到了比赛场上。
“加里,预测一下下半场的比赛吧。”泰勒道。
“国际比赛日之后,球队肯定比较疲劳,这才是两队没上防守后腰的主要原因。”
“防守后腰这个位置很关键,在这个重要的比赛中,如果不排上靠谱的后腰,那还不如干脆加强一下进攻了。”
“所以我认为,下半场的主旋律还是进攻,而曼城这种高强度的逼抢下,对他们的体力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考验。”
“在曼城的体力耗尽之前还是之后进球,可能会对这场比赛的最终走势,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内维尔分析。
内维尔能够注意到的事情,瓜迪奥拉显然也注意到了。
重新开球之后,曼城更加积极了。
这一点,从他们的逼抢上就能看出来。
不过并不是他们惯有的那种高位逼抢,而是在保持防守的基本盘不变的基础上,局部的、针对个人的逼抢。
这样在保持逼抢强度的基础上,也并不会降低多少效果。
另外一个变化,他们的交叉换位也多了起来。
哈兰德开始冲出禁区,像凯恩一样,回撤,跑位。
这是有意安排的吗?
王韬看着场上,思考用意。
是有意安排的。
在哈兰德离开后,福登和阿尔瓦雷斯交替进入禁区,承担压迫曼联防线的责任。
所以,瓜迪奥拉在哈兰德送点之后,反而觉得哈兰德离开禁区这个梗很不错?
确实很不错。
哈兰德离开了中路后,又来到了边路。
在这里,他找回了男人久违的自信。
哈兰德身体虽然强壮,但是跟中后卫比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布雷默本身也属于胸肌男,在身体对抗上,哈兰德占不到什么优势。
但是如果跟边后卫比,那就不一样了。
除了里斯·詹姆斯那种身体怪,一般的边后卫,都是走速度路线。
卢克·肖还好,毕竟胖和壮是近义词。
达洛特就不一样了,这家伙加点都在速度和盘带上,而这两点基本上是跟“强壮”相反的。
毕竟,哪个边后卫会TM跑到禁区里跟肌肉丛林较劲?
而哈兰德选的,就是达洛特这个点。
柿子要找软的捏!
哈兰德依靠强壮的身体,在跟达洛特的角力中,占尽了上风。
而有了他的站桩,曼城左边路的进攻,同样占尽了上风。在这块区域里,云集了B席、格拉利什等好手,甚至德布劳内也凑了过来。
曼联在这一侧的防守,顿时有些失衡。
加纳乔和埃里克森,赶紧过来,协助防守,想要先挺过这一波再说。
左路战役,陡然打响了!
第57分钟,B席在边路连续盘带,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后,突然把球交给了自己斜后方的德布劳内。德布劳内一记直塞,哈兰德的打门,被德赫亚奋力扑出。
第59分钟,格拉利什利用连续的变向和加速,埃里克森只能用一张黄牌阻止了他。德布劳内主罚任意球,哈兰德头球被德赫亚抱在怀中。
第62分钟,德布劳内突然把球转移到了弱侧,福登不停球直接射门,被德赫亚奋力扑出。足球飞出并不远,一个蓝色的身影突然出现,抢在防守球员之前,把球打进了球门。
哈兰德!
2:1!
曼城再次取得了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