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送永宁公主去虞阳国和亲!
这是楚陌从柳夕瑶的书信中得到的消息。
对于这位不曾见过面的妹妹,他的感情有些复杂。
站在原身楚天策的角度,永宁公主楚清漪是个聪慧、善良的皇妹,从小喜欢粘着哥哥,还深受楚皇宠爱。
就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公主,楚皇居然舍得让她去和亲?
那是何等无能的表现?
在楚陌看来,年仅十六岁的楚清漪,不该成为两国博弈的牺牲品。
放在前世,十六岁的姑娘不过刚上高中,正是花一般的年纪。
顷刻间,一股难言的情绪涌上心头。
似感伤、似哀愁。
楚陌觉得:
楚清漪年龄太小,她还没见过世界的精彩,更不曾享受过青春和人生,倘若就此葬送一生幸福,实为老天的不公。
作为哥哥的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妹妹凋零。
抛开这些理由,楚陌亦不想看到大楚被外族欺凌。
上辈子,他学过历史。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封建时期,最被楚陌称赞的是大明。
诚然,明朝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
但大明统治天下二百多年间,从不曾弯下民族脊梁: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而现在的大楚,却在与小小的虞阳国和亲。
且被选做和亲的对象,还是楚皇最喜爱的永宁公主。
更是楚陌的亲妹妹!
“不行,我要阻止。”
一念及此,楚陌豁然抬眸:“黄庆,立即选出二十名精锐,随我出征。”
“是,东家!”
黄庆知晓东家正在气头上,半个字都没敢多问,赶紧行动起来。
“魏刚。”
楚陌又唤了一声,不再是平时那般称‘刚子哥’。
“属下在。”
魏刚躬身一礼,旋即一脸肃然,等着东家下令。
“我马上就会离开,你负责把队伍带回村子。”
楚陌语速极快:“回去后,转告顾大牛,根据本次剿匪情况论功行赏,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切不可因私废公。
“尤其是贪功犯错的那名百夫长,需得重罚,不能姑息。
“还有就是,好好练兵不可懈怠。
“另外,记得给帽儿山添几架攻城弩,用作防御。”
魏刚恭声领命:“是,属下谨记!”
盏茶时分后。
楚陌带着两支小队出发,小橙子与黄庆二人随行。
他们为了快速赶路,抛弃了厚重的盾牌和强弓,只携带了直刀和连弩,以及少量干粮,一切只为抢时间。
必须赶在和亲队伍出境之前追上。
从柳夕瑶的来信时间推测,和亲队伍离京已有半月之久。
半个月,估计已经进入滇南地区。
遗憾的是,从大楚前往虞阳国的路不止一条。
楚陌不是圣人,没法确定永宁公主他们所走的路,需得一条一条查看。
如此一来,时间更显紧迫。
天黑前。
楚陌等人来到一座小县城,花费高价买了二十多匹驽马,连夜赶路,只在下半夜寻了一处山谷,小憩两个时辰。
天亮后,继续朝西驰骋。
整整过了一日两夜,队伍在一条官道停下。
“看来咱们追的方向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