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风波暂时平定,老朱也定下了重开科举的时间,不过并不是在今年,而是明年。
新学改革单论学府的建造就需要耗费近几个月的时间,估计在今年七月才能正式开始使用,招收学子。
而按照朱棣的打算,新学的学制加起来共有五年,周期过长。
于是老朱特意缩短了首次新学取士的学制,县学由讲师考核,官府监督,半年一考,通过者升入州学,州学亦是半年一考。
府学的学制仍是一年,不过升入太学之后,学制暂时调整为一年半,半年教学,一年外派为官。
最后,通过所有学业考核的学子将根据礼部和朱元璋的裁定结果来授予官职。
这样一来,新学的首批学子将会与科举考试所取的士子同期进入官场,对比较为明显。
新学改革来势凶猛,赢得了部分官员的支持,而有心劝阻的官员们准备不及,也只能暂且认下。
神清气爽的朱棣下朝之后回到了燕王府,正碰见带着俩娃准备出门的徐妙云。
他连忙走上前,从奶娘手中接过二儿子朱高煦,看着停在府门处的马车,有些好奇。
“妙云,你这是要去看望岳丈?”
徐妙云还没说话,一旁的小豆丁朱高炽给朱棣做了个鬼脸。
“爹,你忘啦,娘前些日子跟你说过,要去天界寺还愿。”
朱高炽这么一说,朱棣才想起来此事。
他出征北平时,徐妙云忧心他的安危,但碍于刚生下朱高煦才几个月,身子骨不便奔波。
于是只好带着朱高炽去了京师聚宝门外的天界寺祈福。
如今朱棣平安归来已有一段时间,加上徐妙云的弟弟徐辉祖生辰快到了。
所以徐妙云打算去一趟天界寺还愿,顺道给自己弟弟求一道符。
朱棣这些天忙里忙外,唯独把这事忘了。
如今想起,脸不由得臊得慌。
他忙于军器部和朝堂之间,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好好陪陪老婆儿子了。
朱棣到底是个脸皮子厚的,抱着小儿子,笑嘻嘻的来到徐妙云身边,陪笑将媳妇扶上了马车,等朱高炽上车后,他抱着儿子也坐了上来。
但随着朱棣挤了上来,问题来了。
徐妙云知道他忙,于是今日出行压根没想着他也同行,命人准备的马车小了些。
朱棣一坐进来,相当于挤占了朱高炽的位置。
这可把朱高炽憋屈坏了,撇了个小嘴不情愿的说:“爹,您要不行自个骑匹马跟着我们,这也太挤了。”
见徐妙云也看着自己,朱棣讪讪一笑,将怀着的朱高煦交还给媳妇儿,出了马车,坐在了马夫的右侧。
徐妙云出行不喜铺张,只有两辆马车,后面那辆坐了两个奶娘,方便照顾朱高煦的,朱棣也不好跟人家抢位置。
为证决心,朱棣干脆坐在了马车前沿,和马夫同驾,担上了赶马的活。
随着朱棣轻甩马绳,马车开始平稳的动了起来。
天界寺位于京师聚宝门外,占地面积广,朱元璋早年曾在凤阳皇觉寺出家为僧,登基之后,不免对僧寺颇为照顾,对天界寺更是另眼相待。
为此,他特意在礼部之下设僧录司,管理天下僧寺。
这个正六品的衙门,就设立在天界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