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家父朱元璋 > 第111章 邸报

第111章 邸报

朱棣的话让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眼前一亮。

“你想如何做,说来听听!”老朱一脸期待的看着朱棣。

“这背后之人想必没有如此大的能量,能鼓动那么多的学子闹事,其中定有几个煽风点火,夸大其词引导百姓的人。”

朱元璋听到这,忍不住出言打断:“老四,你是想说擒贼先擒王?”

“这法子恐怕也是治标不治本,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扭转京师百姓对新学的看法,况且天下何其大也,堵得住京师人的口,难以堵住众生之口啊。”

朱棣摇了摇头,颇为自信:“爹,我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此事,还能彻底转变百姓对于新学的看法,乃一劳永逸之策。”

朱标也被朱棣的话勾起了好奇心,“四弟,是何方法?”

“官报!”朱棣言之凿凿。

“官报?”老朱和大朱异口同声。

“没错,学子和百姓被有心之人利用,无非是对方暗地里夸大新学的坏处,将其贬的一文不值,此法,我称之为舆论。”

“背后之人操纵舆论,敌在暗我在明,形势对我们不利,既然要扭转局势,就要从这源头出发,操纵改变舆论!”

父子二人对朱棣的说辞感到一阵新奇,这“舆论”一说,他们还是头一次听到。

不过朱棣总结的一针见血,他们也纷纷听了进去。

朱棣顿了顿,继续说:“所谓官报,便是由以朝廷名义,撰写一张书纸,上面的内容可以是朝中大事、边关战况,亦或者民间趣闻。”

“官报以官方名义发出,信服程度自然高了一大截,若养成习惯,长此以往,遇到事情,百姓们都会下意识以官报上的内容为主,其他流言就算是有,也掀不起波澜。”

古人的智慧其实不容小觑,这所谓官方报纸一说,其实早在西汉时期就曾有过,在唐朝才开始兴盛。

不过最初的官报称之为“邸报”,主要供官员阅读,内容也比较官方。

而宋朝时,邸报的发行趋向固定,并且由于宋朝经商环境良好,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进行售卖的商人。

明朝在中后时期,邸报才相继出现,政府默许民间自设报房,从六科进行抄录,印制并公开出售。

时称《京报》。

其实在上次他被流言中伤,引得朝中官员忌惮于他时,他就不止一次有过这个想法。

受制于古代交通,各地域之间的消息流通的手段其实极其有限,一般都是由各地官府或者是行商之人传递。

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消息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

就比如新学改革一事,朱元璋昨日下的诏令,一层一层传递下去,恐怕那些偏远地区的普通人需要七八日才能得到消息。

而京师附近的人几乎第二天就知道了此事。

这就是信息差。

若有身怀恶心之人以信息差做文章,操控舆论,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就如前段时间的流言,说是朱棣意欲弑君夺位一般。

“就比如此次学子聚众抗议一事,我们便可在官报上加以说明,将新学具体措施及利弊陈列出来,并言明新学相较于科举的优异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水源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无敌万岁爷一步一音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封州王紫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