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李应当将三十六幅图都照着做了一遍。
他发觉身体的柔韧度好了不少。
如今堪堪掌握了前十幅的奥妙。
与春风快意刀不同的是,他在这门武学里没有感受到前人的精神印记。
这就说明这本书要么是手抄版。
并非原版。
又或者练习这门功法的前几位都不是高手,没能成功留下自己的精神印记。
魏师达到了什么境界呢?
究竟要哪个境界,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留下精神印记呢?
他闲暇时就会想这些问题。
“练法与实际的区别,太大了。三十六幅图里面的姿势意义不明,而后面那几串足印更是扭曲得不行。画像与足印就好像一个在练,一个在实际展示。我得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算是入了门。”
休息了小半个时辰,李应当方才彻底缓过来。
真切的感受到纸上谈兵是种怎样的体验,空照着理论学习难以进步。
对于院子里的其他弟子而言,他们也有这种感觉。
可问题在于枯燥的理论是必须学习的,否则无法投入实践,哪怕强行演练也会因为理解不到位而毫无进展,甚至越来越偏。
但究竟要学到什么地步,才算是准备充分了呢?
这个点很关键,也是许多武馆教头的一项重要职责。
他站起身去往某处偏室。
支付了三两银子的材料费后,开始脱衣泡药浴。
每个武馆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秘方,魏氏武馆有好几种档次的药浴,最高档是五两一次。
这价格也是全齐县最贵的,效果当然也是最好的。
李应当身为亲传弟子,只需要支付最基本的材料费,三两。
如今还剩十七两银子了。
“打熬身体,消耗血气,食补、药补,将血气能量全部补充回来。身体的各个部位,每一寸筋骨皮肉都因为长久劳累后的补足而变强。方法简单粗暴,但却是苦功夫,也是最牢靠的方式……”
“寻常人如果只练不补,或者补了但营养跟不上,最后只能收获一具健壮的尸体!”
他靠着木桶,仔细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桶中深褐色的药液如同有灵性一般直往李应当的身体里钻,毛孔在药浴之中舒张开来。
他趁此机会运转功法,热流不断地自体内涌出。
在李应当的操纵下这些热流直入经脉,顺着运功路线逐渐被转化为一缕缕的功力。
寻常人苦修一个月,只能提升少许血气。
筋骨肌肉虽有强化,体内还有不少暗伤。
但这一桶药浴,竟能抵过常人一月苦修,并且热乎乎的舒服极了,还没有副作用。
“好虽好,但不可只想着走捷径。”
李应当对于武学的理解或许不是太深入,但前世养成的各种习惯都迫使他面对问题第一想到的是分析、比对,再总结。
“如果真有那么好,那些达官贵人就应该个个是高手了!这只是辅助手段,真正还得靠自己的锻炼。”
渐渐地,他整个人放松下来。
脑中再无杂念。
恍然间,他见到了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舞步灵动。
似舞又似武。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那步子与流风回雪秘籍中最后的足印一般无二,并且将三十六幅图中的姿态都融入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