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代的累加,文字的层叠演化,因此阅读古代的文献资料往往比较困难,难看懂就免不了觉得乏味,大脑接收不到读懂的正向反馈,于是越发犯懒,把书一丢,索性不看了。
直接拿来一本《楚辞》,反正我是读不下去,看着看着就开始晕字,毕竟咱们的老祖宗是治水农耕起家,对于大自然物产特别重视,比如马有不同的花色,就对应不同的字(有的蹄子颜色不一样也有字的区分),各种鱼类,五谷都因为各自的存在而有自己的字形,因此先秦的资料认字尤为困难。好在,之前的各位治学家,起码把标点符号加上了,加上解说,总之,理解难度已经帮忙降低了,然而想要不失兴趣读下去,第一点就是别勉强自己。
直接看作者的作品,很难真正体会出作品的情感,往往需要结合作者成文时候的年纪和经历。
二十岁和七十岁,对于人生的看法通常会迥然不同。
这些不同就是时间转化成的经历刻印,那一时刻的情感,放在一生这个时间刻度上的时候,看作者的作品突然就可以带着问题去看,读者仿佛从仰视变成了鸟瞰的视角,毕竟在时间的河流中,你可以回望结局。
于是你可以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了,在屈原二十多岁写下第一篇作品的时候,他能够预想到自己的未来吗?
而他徘徊在江边,垂亡之时是不是又会回想起二十岁的第一篇作品呢?
有了这样的视角,你就像是电影剪辑师,看了开头,能够直接拉到结尾,甚至可以把结尾剪辑到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