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年纪虽小,却可做师长,有考证说屈原的家族有担任王室教导之职的经历)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伯夷是商遗民,在周灭商之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
如果屈原自比伯夷的话,那么他最终选择自沉汨罗就不难理解了,如果这真是屈原早期的作品,那么这其中透露出来的谶语是骄傲灿烂中带着悲剧的结局,好像是《红楼梦》在开端就已经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当然很多人也认为这并不是屈原早期作品,囿于史料太稀少,确实无法做佐证,但是《惜往日》这篇,基本上是公认的绝笔诗,这篇作品和《怀沙》一样都是屈原人生最后的作品,在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之后所写。
原篇非常值得一读,不要被生僻字吓到,这首诗也很好理解。
开始写早年的经历,曾经的“我”十分受信任,也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被谗言所害,“我”的忠心昭如星辰,王却看不到,然后列举了很多贤王提拔名臣于微时的例子,叹息自己没遇到汤、武、齐桓、秦穆这样的明主。
最后两句表达了赴死的想法——
宁可突然死掉,也不忍看到国家遭到再度殃灾。这篇文章没写完,“我”就要去赴滔滔深渊,可惜“我”的死也不会让昏君醒悟。
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
……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这种悲情美学,毅然向死之事,并不是屈原开始的,但是写的这么唯美,这么动人心魄绝对是从屈原开始的,他绝妙的文笔和飞驰的想象力,让作品充满了瑰丽感,而作者的人生经历又赋予了死亡以无尽的怆然。
一位诗人在热泪痕迹未干之时,决然殉国于江水中,姑且挪用一句《道德经》中的话“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者,身体死去而精神永存。(备注:为什么说是挪用,因为以老子的观点来看,未必赞同这个做法,不过这句话用来形容屈原,我觉得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