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出一句,就会文史留名,李贺想出了很多句。
“雄鸡一声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家熟悉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前一句就是整句使用了李贺的诗,毛泽东很喜爱李贺的诗歌,也很惋惜李贺年仅27岁就早逝。不过,毛的诗句将李贺原诗中忧愤的一面变为振奋的一面,这就是和各自人生履历相关了,也体现出时代的不同风貌。
李贺,在《旧唐书》虽然有传,但也比较详略,他是皇族宗室后裔,是唐高祖李渊八叔——李亮的后代。到了李贺这一代,血缘稀薄,已经攀不上贵戚了。
这种文学天才,基本都有7岁会作诗的传闻,李贺也不例外,十几岁的时候在家乡就比较出名了,不到二十岁就带着《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拜谒韩愈,怪不得诗中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毕竟也算是“投简历”,还是要表达下雄心壮志的。这首诗写得非常好,韩愈看了大加赞赏,也乐于提携这个后辈。
万万没想到,本来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李贺,竟然因为父亲名叫李晋肃(也有说“缙肃”的),其中“晋”和进士的“进”同音,被一些嫉妒李贺的小人举报说,李贺参加进士科考试就是犯“讳”,他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这件事非常离谱,但又正中七寸,韩愈知道后特意写了一篇文章,为李贺辩白,但是最终李贺也没有能参加进士科考试。
其实,不参加进士科也能做官,但是职位“天花板”会变低,李贺后来经推荐,做了“奉礼郎”,是个官阶低微的职位。
李贺建康状况一直不好,他的诗文中多次提到自己“早衰”的情况,很早就头发花白,在缺少医学常识的古代,是个非常不好的象征,这种变化带来的心理暗示也是非常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