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看文臣吃瘪偷笑不止,他们早就想看文臣出糗了,但一直做不到,哪里想得到,这些自作自受的家伙今天居然直接在朝堂开摆,那大王能惯着你?
哪怕你是文臣之首,是丞相都不能这么嚣张,大王不要面子的吗?
他们一直在“嘿嘿”的偷乐直笑,笑的是大王不鸟这帮文臣,不鸟商容。
乐的是,显然他们武将最聪明,知道什么时候都应该对王上敬畏有加,实话说,他们是没那个胆子,搁今天却分外得意,这回文臣的损失可大了。
针对这次事件确实,朝堂规矩高下立判,他们一如既往,成了最稳妥有保证的做法。
以前的任何事宜,他们武将都没什么机会,此次出征,他们当仁不让,想必大王也会支持他们的。
子受确实有此心,他还特意视线扫过了镇国武成王黄飞虎。
令黄飞虎异常激动,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一直没有展示身手的机会,这次他一定不会放过!
其他武将同时跃跃欲试,希望子受注意到自己。
尤以黄飞虎最为心切,镇国武成王确实是用来镇国的存在,哪怕出征这样的大事,也很少能轮到他出手,他相信子受会同意的。
因为文臣吃瘪在眼前,不给他机会,那算什么?
没了文臣压制,本就该他出头了,武将中有谁能比得上他?有谁比他更合适?又有谁能代替他?
黄飞虎那默默殷切的眼神落在子受的眼里,子受似有回应一般,微微一笑,黄飞虎此时的心中已经备受鼓舞。
黄飞虎斜撇啦一眼商容,商容低着头默默的,现在不管大王做什么决定,他都不能说什么,说了也没用。
武成王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小样,不牛啦?
一直说“柱石不可轻动”,还不是为了压制我?让大王缺少助力,无力可施,看你现在怎么办?
文臣确实常用“镇国柱石”这一套说辞,实际上是把黄飞虎框起来,束在高处。
一个闻仲闻太师就够他们受的了,闻太师三朝老臣,先王托孤,有上打不明,下打奸臣的权力,他们没办法,但黄飞虎他们还是有辙的。
每次黄飞虎想要做什么,都被抵回去,每次想要反驳,空有武力的他,就像面对一团软绵绵的棉花,无力可施。
黄飞虎也确实没辙。
作为“柱石”,“只立不动”,这不符合他的心意,但这回不一样了。
武将们的目光,商容并不去理会,这个时候对其也没办法。
最可能被点将的就是“武将之首”的黄飞虎,其他人也这么认为,对此无争议,且一致希翼能捎带着跟随。
以往的武成王并不能为他们做什么,虽然站在最前面,但更像个吉祥物,连带着这帮大老粗,孔武有力,却安分异常,没有一点出息。
也没有什么想法和心愿,朝堂上更是没什么作为。
现在不可避免的都有了心思,所以都用期翼的目光看向黄飞虎。
大王令老太师挂帅,推荐将领,到时肯定会询问他的意见。
黄飞虎感受到众人的期盼,感觉众望所寄,决定多多争取一下,满足大家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想法,即便满足不了大部分,也要先满足一部分。
闻老太师对他曾有过栽培,也对他欣赏,以他和太师的关系,这个话还是可以说的。
太师既是大商之师,也曾是他的老师,而他与大王虽为君臣,却也曾情同兄弟,同在太师手下学习,想必大王也会帮他的。
他自信满满,他与太师一文一武是大商两大柱石,他的举荐自然份量极重,由他举荐的人,配合会更为默契,无疑对平叛更为有利。
想到举荐后,一众下属对他钦佩、敬畏、感激的目光,微微已经有了些心慰的感觉,同时期待接下来大王正式下旨挂帅人选,在朝堂上议论的将领推荐人选,以及点兵等其他事宜。
朝堂皆知由太师挂帅,但还得等圣旨,由太监宣旨。
圣旨终于草拟完毕,太师立于最前,当朝宣读。
“闻仲闻太师老成持重,披肝沥胆,忠心为国,今孤令其挂帅远征,诸臣竭尽其能,辅为其助,不得有误!”
“臣领旨!”
闻仲当先领旨,其后众臣一同行礼:“臣等接旨。”
而太师也作出保证:“臣定不负大王圣托,尽快清剿叛乱,还我大商安定!”
子受忽然来了兴趣,问道:“太师觉得叛乱多久可定?”
“一年可定!”
太师自信满满,说得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