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2年,是李璟即位的第十年十年,人们在首都金陵普天同庆开始庆祝的时候,在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联合北汉、南唐反周,南唐派燕敬权帅兵五千北上,与周军战于沭阳,兵败被擒。
同年二月,野风掠地。周人执燕敬权归金陵。同行而来的使者在大殿咆哮:“自古有国,皆恶叛臣,贵邦助叛,天理难容!”言罢,毅然北去归国。璟帝感到十分的惭愧,他自登基以来大兴刀兵并且一路溃败而感到自责和后悔,他做出了决定--被南唐俘获的所有周国将士,在受到一番外交礼遇后,悉数回归了中原。然而这一小小的表示亲善的、面带些许愧疚的行为,已无法扭转大周皇帝的怒颜,一次令人沮丧的援兵事件,打开了南唐与北周结怨的开端。至此之后他们亦会摩擦不断。
同年三月,在楚王希广与马希萼兄弟相争时,南汉中宗亦遣吴怀恩屯兵境上,伺机密谋进取南楚。南汉吴怀恩轻而易举占据蒙州,然后引兵进逼桂州。值南唐出兵灭楚之际,南汉亦趁乱出兵,以救南楚于水火为名。在西北招讨使吴怀恩的率领下,南汉发大军水陆俱进。乾和九年(951年)十一月丙寅,吴怀恩先行攻下桂州,后又连续攻克宜、连、梧、严、富、昭、柳、龚、象等州,将马楚势力彻底赶出岭南地区。这是一个机会,璟帝再次心动了,但是依旧犹豫不决,他没能从以往的征战中成熟,但是他也无法抵挡这个诱惑,李璟派将军张峦出兵争夺,没有攻克。楚地新近平定,府库空虚,宰相冯延巳以攻克南楚为功,不想向南唐收取费用,于是加重南楚百姓的赋敛以给养军队,楚人都怨恨而叛,楚将刘言攻边镐,边镐不能守,拿下的楚国领土几乎全部都没了,标志了南唐的国力再一次下降。
在朝廷内政上李璟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他任用了冯延巳等一系列“问题人物”冯延巳是十分有文采的,少时也陪着李璟读过书,但是他的品性却很有问题,他对上是溜须拍马,反之对同事和下级就是专横张狂,被当时的人视为朝廷的“五鬼四凶”之一,“四凶”是尧舜时代的四个恶名昭著的部族首领,后来就专门用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五鬼代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这里的四凶就是指当时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再加上一个查文徽就是五鬼,但是冯延巳这样的人李璟确实一心偏心袒护,不但不惩戒,反而在有人弹劾冯延巳,他还会出来和稀泥,一般都是是各打五十大板,又或者是就都不计较了。史书上曾表扬李璟仁厚,但其实是在说他心慈手软,讲人情却不讲法律,这样的方式便导致了朝廷内部拉帮结派内讧不断。
李璟虽然将国主的本职工作做好,但他却在书法、诗词这些业余爱好之上,却是样样高手,书法上李璟的楷书、草书、隶书、篆书每一样都写得很好他别是隶书,他甚至能模仿前代名家的手迹连鉴宝专家都分辨不出,他写的词,虽然流传至今的只有五首,但每一首都足以列入词坛名家的排行榜。正是他的这些爱好导致了他对于南唐的文化事业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去兴办学校搜集图书招揽这些文化人才君臣之间还经常开展一些像研讨会一样的文艺活动,有一次冯延巳写了一首词,其中有一个得意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李璟就开玩笑说这风把一池春水吹皱了,关你什么事呢,冯延巳马上就接话说,那可比不上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我们他们君臣之间这种轻松随意的谈话就可以才想到南唐宫廷的文化氛围是如此的浓厚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李煜想去学习治国的本事,恐怕也是学不到什么。
但是在文艺方面,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也是因为父亲所营造的文化环境,李煜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在这方面他是表现出来了惊人的天赋,不但完美的继承了其父的文采,并且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音乐、书画、诗词他几乎是样样精通李璟对于李煜来说是一个理想的父亲一个很好的导师他不仅为李煜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物质生活,他还引导鼓励他走进了一个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在父亲的庇护和抚育之下李煜的少年时代生活,本来是过得非常的平静,本来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复富贵闲散的王爷,而把艺术只当做生活的调味品,不过别忘了,李煜还有一个兄长,正是他让李煜平静的生活蒙上了一丝阴影,让他想由富贵闲人,进一步去做一个隐士而把艺术当做生活的全部,此人便是上面《即位上太祖表》里提到的皇兄李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