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民风也比较淳朴,不好斗。
所以西岐的兵力远远不如其他东南北三个伯侯。
此时,国师竟然让一个最不擅长打仗,武力值最低的王侯大臣去平定叛乱,这是什么操作?
帝辛也有点坐不住,开口道,“国师,这……这不合适吧?”
姜尘看了一眼帝辛,淡淡的道,“怎么,陛下是觉得老臣的建议不好?”
帝辛哪敢说不好,他连连摇头道,“不是,只是觉得西伯侯一个文臣,让他去平定叛乱,是不是有些过了?”
姜尘笑了笑,“过了?有吗?数百年前,我可是记得,四大伯侯之中,武力最强的要数西伯侯的先辈。”
“怎么,姬家传到如今,还是说连一个小小的袁福通都搞不定?”
“还是说,你西岐如今大力发展农业,导致荒废了军事啊?”
“那要不要本座调一些兵马给西岐啊?”
最后两句话,姜尘直勾勾的盯着姬昌。
姬昌感受到姜尘锐利的目光,仿佛心中的一切都被他看穿了一般。
姬昌暗暗心道,难道我暗中鼓动袁福通造反的事情被发现了?
不!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暗中鼓动袁福通谋反,可是策划了好些年。
做的十分隐蔽,就是伯邑考和姬发都不知道。
国师,不可能知道的。
那他为何执意要让自己出兵平叛?
难道是自己屯粮招兵的事情被国师发现了?
那也不对啊!
四大伯侯镇守四方,是有资格征兵的。
只是有规定数量而已。
而西岐如今的兵力还没达到上限,就算被知道了,国师也没理由针对自己吧?
所以姬昌有点白丝不得骑姐。
“西伯侯姬昌,你若不愿出兵,那本座就让陛下让其他人去了!”
姜尘最后又说了一句。
西伯侯本就做贼心虚,此刻哪里敢不答应。
“国师说的哪里话,我西岐近年虽然致力于发展农业,但军事同样没有落下,区区袁福通,我西岐分分钟拿捏!”
姜尘道,“好,那此事就有劳西伯侯了!”
随后,姜尘才看向帝辛,“陛下,西伯侯姬昌主动请缨平叛袁福通,您没有意见吧?”
众大臣:……
姬昌直接无语了。
主动?
神特么的主动。
帝辛嘴角也是抽了抽,道,“孤王没有意见,全凭国师吩咐。”
帝辛说完,又看了看西伯侯,问道,“爱卿,你也没有意见吧?”
西伯侯:“……”
你们两个直接决定就行了,问我干嘛???
我敢有意见吗?
就算有意见,恐怕也是多余的吧?
“臣,谨遵圣旨。”
……
一个上午过去了。
王公大臣们终于述职结束了。
一个个走出大殿。
西伯侯跟冀州侯苏护走在一起。
苏护低声问道,“姬兄,你是不是得罪了国师啊?”
姬昌一脸茫然,“我木知道啊?”
那苏护就纳闷了,国师向来不会特地针对谁的。
姬昌心里有点烦躁,实在不想提起这件事,毕竟这件事让他心虚不已。
他越想越觉得,国师一定是发现了他在暗中鼓动袁福通谋反。
如今,他感到十分头疼,不知道该如何跟袁福通交代。
真的出兵去讨伐他吗?
那袁福通岂不是要哇哇乱叫?
到时候自己就真的暴露了!
不行,得赶紧回西岐想个办法才行。
姬昌连忙说道:“苏贤弟,我得赶紧回西岐整顿兵马平叛北海了,就不跟你闲聊了。”
苏护说道:“可是姬兄,下午还要交贡呢?这么着急干嘛?”
姬昌摆摆手道:“交贡?交贡这事就交给伯邑考了……我先回去了!有空再见。”
说罢,姬昌就大步离去。
苏护在身后哎的一声:“姬兄别走那么急啊,我还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呢!”
姬昌摆摆手:“有什么事等日后再说吧!告辞!”
看着姬昌离去的身影,苏护只能无奈叹息一声:“哎,本来想跟姬兄谈一下妲己跟伯邑考的婚事的,看来只能日后有机会再说了!”
苏妲己喜欢伯邑考,苏护自然是知道的。
姬苏两家是世交,又都是一方诸侯,门当户对,儿女双方又是两情相悦。
这门婚事,可谓是天作之合啊!
所以苏护想早早定下来。
奈何没有机会商量啊!
罢了,日后再说吧。
下午交贡的时候,姬昌简单交代了一下伯邑考注意事项,就带着人急匆匆地赶回了西岐。
伯邑考一脸茫然,什么玩意?
那么多武将能人,竟然让他西岐去平叛?
陛下搞什么飞机?
都说帝王心难测,如今看来,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无奈之下,伯邑考只能亲自带着人去交贡。
税务府内。
大总管费仲和副总管尤浑正有条不紊地清点着各个诸侯上贡的税务。
“东伯侯,上缴三千万币,黄金两千两,数额正好。”
“南伯侯,上缴两千八百万币,黄金一千九百两,数额没错。”
“北伯侯,上缴两千五百万币,黄金一千八百两,数额也对!”
……
“西伯侯,应上交三千万币,黄金两千两,实际上缴了两千五百万币,黄金一千八百两,这数额可不对啊!”
“姬公子,你有什么话说?”
伯邑考瞪大了眼睛,“费大人,尤大人,往年不都是两千五百万币和黄金一千八百两吗?怎么突然变成三千万币和两千两黄金了?”
“这……这不对吧?”
费仲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不对?哪里不对了?税务本上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没有错,姬公子,你可别跟小的开玩笑了,赶紧把税额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