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在刘秋有七岁时,那位早上就着一碟咸菜都能喝上三两酒的刘家老太爷就已经把话说死,秋有这孩子,有颗枭雄的脑袋,可惜没有枭雄的心。
一针见血。
否则以刘秋有拿捏人心炉火纯青的功夫,若抛掉道德良知一门心思为自家谋福利,刘家早就飞黄腾达。
在韩大春家三言两语就让刘家破落祖宅重新热闹起来,不说访客如云,起码闲暇时候总会有人登门,让村里人重新找回跟这个寒酸老农天南海北胡侃一通的愉悦光景。
刘秋有几句忽悠能起到这个效果,根本在于跟每户人家借的钱不多,最多的也超不过两万,乡下生活虽然紧巴,但这点钱还不至于让谁家揭不开锅,所以若非碰上实在迈不过去的坎,就没人愿意主动开口让刘秋有这个潜力股还钱。
毕竟借出钱就相当于送出一个人情,往回要的话这人情难免就会淡几分,有点沉没成本的意思,刘秋有没学过经济学,却无师自通,世间学问果然大抵一脉相承。
“小良最近学习这么卖力,是让小早给刺激到了?照我看差不多得了,老话说同人不同命,没那个命就别卖那个傻力气,不如趁早干点自己能干的,瞅瞅我们家小冬,我早就看出他不是学习的料,所以上完初中就不让他念了,说起来你家小良比我家小冬强得多,至少在初中那会还冒过尖。”
来串门的李金宝看见刘良正伏案看书,有感而发。
刘秋有笑道:“他现在身子骨弱,除了念书还能干啥?让他再念一年就当养身子,等高中毕业再说。”
李金宝推心置腹:“这倒也是,不过到时候要是考个二三流大学,就不如不上,白花钱,我听说这年头好些重点大学的都找不着工作,说到底是心气太高,所以你可得想好,不上大学心气就没那么高,工作反倒好说。”
刘秋有还是笑:“有数,有数。”
这种情形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般来说去别人家串门,但凡有点情商都会把人家孩子一顿猛夸,实在找不出优点大不了不聊孩子,可这些人谁都不把刘秋有当外人,喜欢掏心掏肺,净说大实话。
面对这些“轻蔑”言语,刘良自然不动如山,他只是有些好奇,老爹为什么喜欢跟这些明显不在一个位面的人磨嘴皮子,还津津有味。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不长,也就一个来月,日子就这么不急不躁一天天过去,很快就离开学只剩一周。
白天刘秋有带刘福下地干活,家里没人打扰,刘良就安心修行,晚上有人来串门就在屋里看看书。
死党韩小早自从那天来过一次就没再来过,说是在村西头那个砖窑拉砖坯,一车五毛,从早干到晚能挣六七十,目标是开学前攒钱买个手机,每天风雨无阻,已经晒的黑炭一样。
这期间刘秋有接过三个改善风水的活,刘良跟着去了两回,于是对老爹风水布局的造诣叹为观止,没用什么额外物件,仅仅只靠对方家里的东西就能布置出简易聚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