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他放下匕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一张宣纸,开始给张九真写信。
“陛下万岁金安,台鉴:
近日得悉,张献忠意欲向朝廷投降,出面商谈者乃其义子李定国。臣观他们投降意愿颇强,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若陛下应允,吾即刻回信,令其速速投降,并即刻往京,向陛下答谢天恩。
臣吴三桂敬上”
信写毕,吴三桂唤来心腹,命其火速送往京城。心腹领命而去,吴三桂则独自坐在书房,心中思绪万千。
张九真接到吴三桂的信,大喜过望。他立刻命人备好笔墨,亲自回信。
“吴卿台鉴:
得卿家来信,知张献忠意欲投降,实乃天大喜讯。着令其速速投降,并即刻来京。朕将亲自接见张献忠与李定国,以示朝廷宽大之怀。
卿辛苦,朕心甚慰,卿多加保重。
朕,御笔。”
信写毕,张九真命人火速送往吴三桂处。他心中激动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了张献忠跪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的场景。
又仿佛看见了李定国这个大英雄向自己称兄道弟的场景。
吴三桂得到张九真的回复,不敢怠慢,立即通知李定国,让其速速归降,入京面圣。
李定国接到吴三桂的信,心中欢喜,但眼下大西军却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很多高级将领都是反对向朝廷投降。
为了抓住张九真的信任契机,李定国立刻命人备好马车,他要亲自前往京城,面见当场天子,取得天子的亲口许诺,这样就能说服大西军将领了。
途中,李定国与心腹张道奎密谈。
“将军,此行凶险,你可有把握?”张道奎问道。
“把握?”李定国冷笑一声,“这种事,皆是皇帝的一言而决,我李定国何时来把握?但眼下形势所迫,我不得不亲自来。”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今天子的盘问?”张道奎又问。
“见机行事。”李定国眼中闪过真诚,“皇上想要亲自接见我,这是想显示朝廷的宽大,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
“你的意思是……”心腹欲言又止。
“只希望能得到皇上的许诺,保我大西军将士性命无忧,其他的就只能再做打算。”李定国说道。
李定国抵达京城,立刻被张九真接见。
张九真满脸笑容,对李定国极其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