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真对身边刘广旭,卢象升等人说道。
话音一落,君臣都是大笑起来。
次日,郑三俊和姜逢元两人一前一后,狼狈地进了宫,来到御书房。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惶恐和不安,仿佛是被猎人追赶的猎物,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洞穴。
张九真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过两人的脸庞。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陛下,臣等有罪,特来请罪。”郑三俊的声音颤抖着,他的膝盖一软,几乎要跪倒在地。
姜逢元紧随其后,他的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陛下,臣等未能妥善考虑百姓劳作补偿事宜,致使朝野震动,百姓谴责,臣等罪该万死。”
张九真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你们两个,也算是朝廷的重臣,怎么会被舆论吓成这样?”他的声音平静,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郑三俊和姜逢元对视一眼,都是心中叹服,他们知道皇帝是话里有话,他们必须小心应对。
“陛下,臣等确实有失职之处。”郑三俊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道,“臣等未能及时察觉陛下的宽怀仁德,致使政策推行受阻,臣等愿接受任何惩罚。”
张九真微微一笑,“惩罚?朕倒不觉得你们需要什么惩罚。”他站起身,走到两人面前,“朕只是希望你们能够多到民间走一走,多体会民间疾苦,这样才能做出对老百姓有好处的政策,才能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
郑三俊和姜逢元愣住了,他们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大度。他们原本以为这次请罪会是一场灾难,却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陛下,臣等定当不负所托,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姜逢元激动地说道。
张九真点了点头,“好,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他转身回到龙椅上,“你们去吧,朕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
郑三俊和姜逢元恭敬地退出了御书房,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表情。他们知道,这次请罪,虽然狼狈,但却是一个新的开始。
郑三俊和姜逢元走出紫禁城,来到了京城的街头。他们换上了普通的衣服,混迹在人群中,试图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
京城的街头,热闹非凡,但在这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疾苦。他们看到,有些孩子在街头乞讨,有些体弱老人在路边摆摊,有些妇女在拉着石磨。
郑三俊和姜逢元的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他们从未想过民间的生活,竟然如此艰难。
“郑兄,你看那边。”姜逢元指着一个小摊,“那个老人,看起来已经很老了,还在卖东西。”
郑三俊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佝偻着身子,在摊位前忙碌着。他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写满了沧桑。
“我们去看看。”郑三俊说道。
两人走到摊位前,老人抬起头,看了他们一眼,“两位客官,想要点什么?”
“老人家,您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摆摊?”姜逢元问道。
老人叹了口气,“没办法,家里还有几个孩子要养,不摆摊,怎么活下去?”
郑三俊和姜逢元对视一眼,他们没想到,民间的疾苦,竟然如此深重。他们决定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的情况,才能真正地帮助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