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婶子,九郎高中了!
县太爷都要来你家了,这会儿还在村口呢,带着好多人,还有一块大匾,好家伙,老婆子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好的匾,还会发光哩。
听县太爷身边的小厮说,九郎前些天去考的那个试,叫什么来着?中了头名,叫什么,什么解元……。”
方家婶子还在唾沫横飞地说着,李家伯母确是已经听不进去了。
她通篇只听到了“中了头名”、“县太爷来了”,还有那块被方大娘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大匾……
脑袋晕晕乎乎的。
这会儿李九郎正在后山上采药呢。
“二狗,过来,你跑得快,快去后山上把九哥找回来,就说是县太爷来了,让他赶紧回来。”
沈凝一听方家大娘的话,赶紧叮嘱一个在旁边站着的八九岁的孩子。
李家小院里逐渐来了好多人,不一会儿,县太爷也来了。
只见一顶低调中又不显太朴素的轿子稳稳地停在了李家门口,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人从轿子中走了出来。
后面几顶轿子也相继停了下来。轿子旁边还站了很多小厮家丁之类的。
浩浩荡荡一群人就进了李家的门。
什么!
沈凝瞳孔微张,一双美目中透出惊讶。
她竟然看见了朱子安!
在县太爷的身边!
朱子安显然也看见了沈凝,忙对她眨眨眼,又咧开嘴笑。
“挤眉弄眼地干什么,没有一点君子之风。”县太爷看见了,皱着眉头训斥道。
“是,父亲。儿子知错了。”朱子安老实恭敬地回话。
啧啧,原来这朱大少爷是县太爷的公子啊,还没见过他这么老实的时候呢,这次可是赚了。
用这个换什么好吃的好呢?
沈凝心里的小算盘转的飞起。
李家伯母有些惶恐地接待了县太爷一行人。
不一会儿,李九郎也从后山上回来了。
“贤侄自小就有神童知名,这次一举夺得全州府的头名,知府大人亲点的解元,还亲自书写了这“品学兼优”四个大字。”
沈凝默默地看了一眼立在堂中的那块匾。
字写的真不怎样,鉴定完毕。
县太爷和同来的县尹、县丞还有会阳县学里的主事等人对李九郎又好一通夸赞。
一州好多个县城,独独这唯一的解元落在了自己管辖的会阳,怎能不与有荣焉!
不说别的,自消息出来后,来给自己道贺的同僚都不知道有多少。况且于仕途还有益……
即使不论这个,李九郎与自家儿子交好,这年轻人不论品性还是学识,自己一贯都是看好的。
真是越看越满意,再看看自己儿子,哼,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