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城西面,山峦之北。
数千曹兵早已搜寻数日,却未见半点张俊之身影。
这不禁叫一旁的于禁心生退意:
“军师,莫非张俊并不在此山之中?”
郭嘉一连在野外盯梢了好几天,早已累的满头大汗:
“不...定是张俊之诡计也...”
“哦?这山高岭峭的,张俊果真能扛这么久不出来?”
正常情况下,这山里待久了,光蚊虫就能要了张俊的命,怎能忍这么久呢?
“如今曹仁已派人通知了丁夫人,攻守之势易也...”
起先郭嘉曹操瞒着所有人,干这档子事,但凡能如郭嘉所谋:
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张俊,继而救回曹昂,便是一箭双雕之奇功也。
可一旦让丁夫人从娘家回来,局势便会瞬间逆转,如此,急的便不是张俊了。
甚至,此刻的郭嘉都有些恍惚了,毕竟只要通知了丁夫人。
那张俊完全可以躲在博望县不出来...
何必去许都冒险呢?
情急之下,郭嘉一改往日为筹帷幄之态:
“于禁,通知全军...”
“每人带三日干粮,全都给我上山去搜...”
“若搜不到呢?”
郭嘉心里已经没底了:
“若搜不到,就让主公发兵,我亲自去攻博望...”
“啊?公子可还在...”
--------------------
与此同时,早先便领着亲兵回到卷城之北叶县的曹仁。
此刻正站着通往北方的官道之上:
“郭嘉的人都被你骗到山上去了,不用躲了...”
两名骑兵应声摘下头盔,其中一人更是英姿不凡的笑道:
“督军大人高义,张俊佩服!”
曹仁却没有丝毫笑意: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郭嘉早晚反应过来...”
结果张俊笑的更加大声了:
“当然,即使他反应不过来,我也要通知他!”
“哦?通知他?你找死吗?”
张俊无奈的摇头:
“非也,郭嘉此人,智高而气短,不比荀尚书那般胸怀广阔,若寻不见我,必发兵博望...”
(荀彧此时官职是代尚书令,故称荀尚书。)
曹仁一听,倒也同意,否则凭借郭嘉的才华,怎么可能常年只任祭酒之职呢?
只是他十分不解:
“张俊?我观你最多不过二十年纪,为何对郭嘉和荀尚书如此了解?”
“呵!我若说我会卜卦,你信吗?”
曹仁眼珠一转,上下打探:
“哦?那你替我算上一算?”
见张俊如此信誓旦旦,不免让曹仁信了三分。
结果张俊开口便是:
“我观督军大人早晚位列大司马!取美妾之数当有七十!”
“哈哈哈哈哈!张俊呐张俊,你小子嘴里可真没实话啊...”
本以为张俊真会算命,搞了半天还是鬼扯,惹得曹仁大笑。
也让原本微妙的气氛变得欢快起来。
毕竟,如今张俊身边仅有傅彤一人,可谓生死皆在曹仁之手。
“督军大人,不可胡言,起码我在乱军之中,救起曹昂公子一事,确属实情!”
曹仁不禁回想起张俊给他的第二封曹昂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