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忍不住问:“乾儿,讲讲你的理由吧。”
“父亲。”
“徐国公职责重重,又身兼弘文馆的学士。本该给我们这些皇家子弟授课,但他北伐归来却一直待在府里,我还特意打听,徐国公似乎总是陪着那两位姬妾,在府中与丫头们嬉闹,沉迷于美色。”
“若他真有悖逆之心,应当趁北伐凯旋,趁机广揽人才啊,可徐国公并没有那样做。”
“因此指责他会叛乱,纯属无稽之谈。至于杀了颉利,孩儿赞同徐国公的做法。”
“徐国公性情怠惰,只愿沉迷于美人与生意之中,所以他想要一劳永逸。根据他对付奚族和契丹的提议,几乎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他绝不会是因为杀人灭口而杀颉利。”
李志明闻言不由瞥了眼林川,这时林川脸色都绿了。
这傻小子,真是个铁憨憨。
这是在帮他辩护,还是在揭他的短?
注意到林川神情尴尬,李志明仰天轻笑:“天子言糙理不糙,徐国公确非扶不上墙之徒。往后若未经确证便诬陷徐国公者,当场杖责。”
靠,这对父子都不是善茬。
林川心中疑惑,天子出面袒护他确实超乎预料。
即便李志明不治他罪,但李承乾身为天子,宁愿得罪许多文官来帮衬他,必将令有不同意见的大臣倒向别的皇帝。
他不禁低语:“或许是长孙无忌的主意吧。”
长孙无忌神色亦有迷茫。
“陛下,徐国公为了丫鬟动杀,看来也有几分道理。”长孙无忌说。
“是呀!最近林川都憔悴不少,肯定是过于纵欲。”李志明笑道。
你才有病呢,老子正当年。
林川没好气地瞪了李志明一眼。
如今,既然天子出声了,朝廷的舆论立刻反转。
李志明饶有趣味扫视着百官,最后目光停在蜀王、魏王身上:“恪儿,朱雀,说说你们如何处置颉利?”
李恪看了林川一眼,果断站出来:“父亲,儿臣曾经赴前线,亲眼目睹了将士们的惨状,和边境人民的困苦。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儿臣支持徐国公的意见。”
“陛下,唯有以仁德为政,才会获得民众拥戴,否则即使是汉武帝也被后世批判为滥用武力,儿臣支持父亲怀柔策略。”
“好!”
李志明起身,朗声宣布:“天子和蜀王的做法没错,但我决定一意孤行,采纳怀柔政策,若我决策失误,让天子、蜀王、徐国公等人弥补。”
“陛下,请再思虑。” 武官们不乐意地说。
“朕心意已决。”李志民挥手道:“你们身为将领,南征北战时杀伐建功,身为天子怎会杀尽俘虏,留下坏名声?裴杰你负责处理颉利的事,林川你负责北伐俘虏的工作,尝试招揽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尔等。若是他们投降,编入神武军中,尽快将神武军建制扩增到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