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 > 第二百一十四章 道术之论,碾压之胜

第二百一十四章 道术之论,碾压之胜

望向定住身形不动的卫鸿,董文嘴角有些僵硬,再也不复先前的笑意。

胜利前夕突如其来的敌手令他有些心疑,究竟这人是来耍着他玩,还是虚张声势制造心理压力呢?

他不清楚。

但不论如何,斗是一定要斗的。

今日局面,至不济也就是败落而已。

损失些灵物,并不伤他的根本。

董文扯了扯嘴角,干涩问道,

“守正道友可是准备完全了?若是完全,那在下便起鼎了!”

他有意留了些时间给卫鸿调息,以示公正。

然而卫鸿不大需要这个。

如若差距在毫厘之间,那是要丝毫不让,但董文在明处之时,已然被卫鸿看得清清楚楚了,又何须再多事?

卫鸿只看他一眼,拂袖分出三十五口阳煌通明的清灵气,瞬息拔起三十六只鼎器。

见卫鸿作出无声答复,董文不再等待,径直驱动鼎器群落。

放眼望去,数十只沉沉金铜小鼎在巨力拔升下噌的飞上天空,地上的圆形鼎影转瞬变小,以至于无。

这些鼎器占据高点,自由坠落的同时携着灵气的覆压之力,狠狠向中规中矩排布在空中的卫鸿方鼎器锤击而来。

铮~

霎时间,卫鸿只觉灵气微微撼动,有种别样的酥麻感荡开。

这就好似两人持大刀劈砍,一者带着自上而下劈落的生猛势头,直往守御方当头砍去。

守方被震得虎口发痛,兵器只要脱手飞出那般。

发现敌手如此呆愣,董文信心如野草般疯涨,势要借着这点先发优势连环压制,直至彻底打落对手的鼎器。

铿锵声不停,卫鸿方的三十六只鼎器虽然在晃动,但,也只是晃动而已。

其根子上稳得很,阵势点滴不乱,就好似被一只无形大手死死把握着,以稳坐钓鱼台的心态来应对孱弱来者的挑衅。

无视董文的攻伐,卫鸿将重心放在元气的调动之中,并一点点抽离掉自身灵气的力量。

眼观他人称鼎,与自身拔起鼎器,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元气视界中,鼎器的具体形象恍惚中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三十六口勾连在一处的旺盛灵机!

这样的说法也不确切......

卫鸿负手,抬眼望天,他好像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灰、白、黑、红各色丝绦交织,森严弥补的法禁罗网越过群山,穿过云海,将浩浩荡荡的天地元气梳理得井然有序。

而这些鼎器也不是灵机本身,准确的说,他们是一座座蓄水的小坝,将滚荡流淌的天地元气按着层级截留住一部分。

而那股阻遏元气洪流奔行而产生的重势,就是道人能切身体会到的覆压之力。

说的更明白些,鼎器是表象,道人真正对抗的,就是覆盖泗岛的阵禁导引下的元气浪潮本身。

无怪乎傅化有言,称鼎之举能锤炼道行。

开脉层级考教道人对元气的辨析与控遏,这称鼎就是将人丢入元气洪流中去争渡。

这不能磨砺道行,又有什么能呢?

以鼎器为窗口,他仿佛得了一柄打开泗岛元气横流的脉络,将此地的繁复阵禁变化皆是映入眼帘。

若非是他境界低微,光是这份信息的泄露,便可将太华山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话又说回来,既然太华山敢于将鼎器放于外人运使,便是笃定他人看不出什么。

至少,以卫鸿的眼界来看,对面的董文就是呆呆傻傻,只管结营扎寨打呆仗,完全没看明白元气浪潮的冲刷变化!

偶有动作,也只是随着奔流的强弱变易本能调节守御的侧重点,以节省力气。

这就是他对元气操纵的全部了。

天地是一层层法理铺陈渲染后的画卷,常人只能看到表象,而修道人便能揭开表象,往深里去挖掘。

但在挖掘新世界的过程中,众人的敏感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这等感官,与资质、禀赋、根基等等密切相关。

如果说卫鸿是有五感的人,能看见元气的缤纷万彩,察知冷热、轻重、软硬、光泽......,那董文就是个盲人,只能通过元气在轻重方面的区别来分辨不同。

二者在效率上差了太多太多!

知晓元气的细微区分能做到什么?

能分辨属相,引导变化。

元气滚滚,其中性质与水流又不同,变化万千。

许多裹挟在一处的元气只是达到了某种平衡,才可维持均势流淌,而只要稍稍去波动......

卫鸿神意轻微探出,精准捕捉到一缕红艳如骄阳的元气,而后将之往一道森冷似冰水的元气上导去。

嗤啦~

仅在卫鸿感知中拟合出的幻声传出,二缕元气骤然爆裂,反应强得无以复加!

这就好似在河流中段强行引爆了一枚雷珠,直接令奔腾洪流截断改道。

而与之对应的现实反应就是,某只鼎上的重压忽而一轻,轻到了只剩下铜鼎本体的重量!

而发生碰撞的二缕元气,性质发生了奇异的转化......

一道朦胧若轻雾,缥缈似云烟的元气倏忽间汇入浪潮中,再也寻觅不得。

卫鸿一阵恍然,有所明悟

“元气离合变化之间,其并未消失,而是改易了姿态!而我现在的‘目力’也不能捕捉到所有的元气,或者说,我在更高层面的视界中也是一个‘盲人’。”

对于涤身、开脉层级的道术,卫鸿忽然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个层面的道术,不过以自身那股驻留精神的气去统御外界的气,而后生发出种种妙效。

那些道术修行的层级,也无非是统御的范畴、效率......

而前人归结的道术,乃是某种固定的框架、模式,是一系列来调动‘我’来操纵‘天’的步骤的汇总。

庸者通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板练习,让自身与框架不断去磨合,但这个磨合是本能。

把道术比作衣物,就像是让道人去穿一件别人的衣服。

道人不舒适,于是本能地拉拉扯扯,让衣服松垮,这样才好透气。

这是让道术来适应自身,然而道术框架在改动中变形,无意间与创法者的初衷背离。

这样的衣服穿得再久,依然不可能贴身。

放到道术习练层面,就是道术炼到一定程度,会遭遇瓶颈,而且这个瓶颈再也无法通过单纯的练习来突破。

而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是人去适应衣服,便如削足适履一般。

人比衣服胖,就要勒出深痕,领口太小,就会难以呼吸。

但是忍住这种种不适,至少衣物的框架和功能还是完全的。

以此类比,就是道人付出自身忍耐、折损、异变的代价,去追逐道术的更完满发挥。

他忽而从记忆的故纸堆中挖出几人,那黄发的伊陀,擅黄沙道法,赤眉道人丁朋兴,擅火法。

这都是金鳌岛上以道术著称的涤身道人。

他们能闯出名号,怕就是那等削足适履之人。

而须发皆翠的百枯道人,或许也是改变了自身的姿态,来适应于道术、道法的发挥。

这等人物虽然一时道术强横,但这对于长远的道途有何影响呢?

是非成败终是难于论说。

以这般视角来看,道人对于道术的相性不同,也就不难理解。

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我’,这个‘我’越接近于创设法门者,威能便越是强盛!

换句话,骨架天生适应的人来穿这件衣服,就是穿得又快又好,这是老天爷赏饭吃。

而悟性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这不是玄之又玄的事物,这是一通百通的察知、理解和改造的能力。

灵慧的修道人,能更快地把握到道术的本质,从而能同时改变道术框架和自我本质,让二者一同往一处靠拢。

以此达到又快又好修行道术的目的。

并且,此辈的道术,威能还极为强盛,甚至于可能超乎创法者。

衣服不好,那就裁成块重新缝嘛!

裁缝还能穿不上合身的衣服?

【《三阳命书》经验+273】

【《九龙炎阳罩》经验+395】

【《通明剑观》经验+152】

......

古拙箓文盘结扭动,如流焰飞瀑一般刷满卫鸿的世界。

对道与法领会的增进,自然而然带动了所有术的进步。

只此一念之间,卫鸿贯通了很多,道术的层级蹭蹭涨,不时还在跳动变化。

他一时之间想了很多的东西,灵感蓬勃喷涌,如同压不住的喷泉在爆发。

是以,对于斗鼎之事,卫鸿只分了一分心思维系住鼎器的存在,其余时候都在琢磨灵气、道术、道法之间的联系......

他还时不时拨动元气来做试验,印证自身的想法。

别说是自身灵气,就连外界元气、自家的九曲池鼎,甚至于董文控制的九曲池鼎,都在卫鸿拨弄下以奇异的姿态律动着。

卫鸿醉心元气的曼妙变化,只将一切都看作掌中的积木,在不断垒砌变化,堆成不同的建筑。

这是他不多的全身心沉浸在道法中的时刻,自是要好好珍惜!

可放在外人眼里,这位守正道人简直猖狂得不能再猖狂了!

他是完全将董文视若无物,心思都不知飘飞到哪里去了。

一者竭尽全力攻杀,另一人随手防下所有公式。

二者之间高下立判!

局势明朗后,稀疏声响又开始传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机枢劫开局拯救陈塘关,我立地成圣仙渊洗白世界怎么就不是洗白?仙饮长生洪荒:我一招财猫,怎么成团宠了魔崽子二三事看我天罡三十六变星之舞诗酒剑仙:开局写诗杀穿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