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的工匠还是有点本事的。
谢承影的图纸送过去才一晚,两种弩就都做了出来。
秦大帅亲自实验了一番,肯定了这两件神兵的作战能力,并为它们取了两个响当当的名字--元戎连弩、催山弩。
接下来,就是加班加点的赶制。
有样品在,半个月五百元戎连弩,两百催山弩就交到了秦大帅的手里。
秦大帅并没有把这些新鲜玩意儿交给自己的亲兵或者先锋军,也没有诶远征军配备的打算,在他看来,把这种傻瓜操作的玩意儿交给精锐部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秦大帅另外组建了一支弩箭部队,主要是由退居二线的老兵和相对较弱的新兵混编组成。
弩箭部队刚刚组建成功,就迎来了北狄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
这支年轻的部队发挥了出乎大家预料的战斗,首战告捷,荣立首功。
当然,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
首次参加守城战的谢承影,同样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拿着一把自制的,长相奇怪的弓,静静地站在城楼上,等待着北狄的指挥官们。
三百五十米内,不管是挥动令旗的,还是发出指令的,只有一露头,谢承影的箭紧随而至。
不迟到,不缺席。
短短两个时辰,谢承影就带走了十三位高级将领,让北狄的指挥官们躲在营帐里,不敢露头。
在这两股势力的加持下,北狄发动攻击不过两个时辰,就鸣金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