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二年(173年)余爹当的兵。
熹平四年(175年)余爹升职为牙将
熹平六年(177年),天干物燥,大地如同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渴望着一滴甘霖。并州,这片古老而苍茫的土地,也未能幸免于这场前所未有的旱灾。
粮食歉收,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名叫张角的神秘人物,带着他的太平教义,悄然踏入了并州。
余爹,一个从士兵晋升为牙将的粗犷汉子,对于这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向来不屑一顾。
在他看来,刀光剑影的战场才是他该呆的地方,那些虚无缥缈的信仰,不过是弱者寻求心灵慰藉的避风港。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就在他最不经意的时候,张角走进了他的生活。
那天,余爹奉命带领一队人马前往乡下查看灾情,回来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正在给村民分发粮食的布衣男子,那便是张角。
余爹初见张角,只觉得此人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坚定与温和,但心中更多的是疑惑与不屑:“哼,又是一个趁机捞取名声的假道士。”
张角注意到了余爹的眼神,微微一笑,主动上前搭话:“这位将军,看您面带愁容,是否也为这旱灾所困?”
余爹冷哼一声:“困?我余化龙只信手中的刀,不信天上的神。你这些粮食,怕是来路不正吧?”
张角并不恼怒,反而耐心解释道:“将军误会了,这些粮食乃是我太平道教众共同捐出,用以救济受灾百姓。我太平道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道,灾难亦是天道循环之一部分,但人可通过修行善行,以求天人合一,共渡难关。”
“修行善行?哼,说得好听,还不是为了骗取人心?”余爹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嘲讽。
张角摇了摇头,神色更加诚恳:“将军,我知你心中有所疑虑,但请听我一言。太平经中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我们太平道教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行善积德,这难道也是错的吗?”
余爹闻言,心中不禁一动,他想起了已经故去的老母和妻儿,自己多年征战,竟然已经许久回去没有回去扫墓了,这份愧疚一直藏在他心底。但他依然嘴硬:“孝顺父母,谁人不知?何须你来教诲?”
张角轻笑:“确实,孝顺之心人皆有之,但如何将这份孝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让世间少一些苦难,多一些和谐,便是我太平道所求。将军,您是否愿意听听我们的教义,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呢?”
余爹本想拒绝,但内心深处的好奇与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毕竟带着前世记忆再活一世,这种诡异的事情都发生了,还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
他最终答应了张角的邀请,于是,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两人坐在了并州城外的一片荒地上,张角开始缓缓讲述起太平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