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若虚毫不犹豫地决定将瓶子敲碎,显然,他对于这件元青花孔雀牡丹带盖梅瓶是否为真品并不在意。
他将写有文字的碎片小心翼翼地拼接起来,上面的内容逐渐显现:“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萧若虚回到中控台,调出编号为1111的藏品,不出所料,这幅画正是《春江钓叟图》。
当他看到画上的题词“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时,立刻认出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渔夫》中的词句。
这首题画词的上半句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刚好提供了“1111”这个编号线索。
而《渔夫》正是《春江钓叟图》的题画词,如果编号为1111的藏品确实是《春江钓叟图》,意味着,萧若虚之前找到或推导出的线索都是正确的。
只是,关于《春江钓叟图》,他只知道这是唐五代第一能手卫贤的作品,在部分文史资料中略有提及,但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流传于世。
编号1111的柜门打开,里面呈现出一个长型的木盒,萧若虚满怀期待地打开木盒,然而,映入眼帘的却只是一片黑色纸板。
萧若虚有些迷茫:“难道说,里面的藏品已经被人取走了?”
他查看了历史操作记录,但记录显示并无异常,萧若虚否定了藏品被取走的想法。
他再次仔细检查了木盒的内外,希望能找到一些特别的线索或信息,但结果仍然一无所获。
他坚信自己的推理不会出错,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他的目光再次移向了刚刚打开的柜子,心中涌起了一个新的猜想:难道真正的线索并不在木盒里,而是在这个柜子本身?
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他开始仔细检查柜子内部。
除了发现一些作为通风口均匀排布的细小圆孔外,这个柜子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萧若虚不甘心就此放弃,他又用手指在金属板上仔细地摸索了一遍,希望能发现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差异。
他的手指在金属板表面移动,突然,感觉到顶部的金属板中央有一个小块圆形区域,与周边相比有一丝很容易被忽略的温差。
他明白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除了金属板的厚度差异外,很可能还与它背后隐藏的结构有关。
他心中涌起一阵激动,用右手食指轻轻地按在了那个硬币大小的圆形区域上,然后用力将其推了上去……
这个操作似乎触动了隐藏的机关,操控台前的屏幕缓缓从中间分开,各自向两侧平移了50公分,暴露出中间一米宽的金属墙面。
这块区域无疑隐藏着某种玄机,尽管其表面看似平淡无奇,未露丝毫破绽。
萧若虚并未就此止步,他在密室里展开了更为细致的搜寻,最终,目光落在了之前书柜升起的地方。
地面上,一组数字若隐若现,模糊得几乎难以辨认,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组数字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变得更加模糊,直至最终完全消失不见。
萧若虚提出了一个假设:
这组数字在柜子未升起时应该是清晰的,柜子升起后,数字开始逐渐模糊。
在排除了压力作为影响因素后,他将目光聚焦在了光源上,这是目前唯一合理的解释:
有人事先使用了厌光颜料在这块区域印制了这组数字,这种颜料制成的数字只有在黑暗中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