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附近村庄的公鸡也开始陆陆续续的打鸣,两人站起身收拾着掉在地上还没用完的竹篾子,准备回家。
“少爷,你怎么在这儿?还有,你怎么穿成这样?你被打劫了?”
周谢转过头,来人竟是福生。
“我……”周谢一时语塞,兴许因为编了一晚上的火葫芦灯,这会儿脑子还有些懵。
“少爷,你这会儿不是应该在学校吗?这眼看就要过年了,昨天夫人还让我拍电报把你叫回来一起过年,没想到你竟然已经回来了。”福生又惊又喜又疑惑。
“哦,我也是今天早上刚到临城,这不路过这儿看见向前了,就过来打个招呼。”
周谢赶紧解释道,顺手又悄悄的拉了拉李向前的衣角。
李向前意会,赶紧附和道:“哦,对,我一大早出来到河边找编灯笼的竹子,这不刚巧碰上了嘛!”
“哦,那你可真够拼的,一边砍竹子一边编灯笼,哟,这手艺还不赖嘛。”
福生说着顺手拎起一个编好框架的灯笼打量起来:“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不错!刚好马上要过年了,到时候给周家送一些。”
“成!”一听有生意上门,李向前的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
“对了福生,你这一大早的穿成这样出城干什么去?”
福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有些扭捏的说道:“我娘给我说了一门亲事,我得赶回去成亲。”
“哦,原来是这样,要当新郎官儿了,你不早说,我应该给你备份贺礼的。”周谢意味深长的笑着打趣他。
“没关系的少爷,贺礼你随后给我补上就行。”浮生憨憨的笑道,一点儿也不客气。
“哪儿的姑娘?”
“东沟堡的。”
“哦,那我祝你们百年好合。”
“其实我还没有见过她,不过我娘说我们八字挺合的。”
“盲婚啊?”李向前不可思议的说道。
“嗯,我娘说那姑娘长得不赖,而且还是一个赤脚医生,自学成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叫她女神医嘞。”福生说完浑身都不自在的扭动着。
李向前不自觉的打了个冷颤,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从来没有见过福生还有这么扭捏的这一面,心里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你娘说你娘说,都是你娘说,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儿,面都没见过就去成亲,你不觉得别扭吗?”李向前因为早早就没了娘,对这方面的规矩还不是太懂。
“自古以来不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这有什么好别扭的?再说了我娘看上的姑娘自然不会差。”
李向前翻了个白眼儿:“拜托!成亲的是你又不是你娘!”
“都一样!只要我娘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