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为一年生栽培草本植物,
秆:粗壮且直立,高度可达40至120厘米。秆可以单生,也可能会有少数几株丛生在一起。有时候,秆还会有分枝。每个节间都密布着髭毛和疣基毛。
叶鞘:松弛,表面覆盖着疣基毛。
叶舌:呈膜质,长度大约为1毫米,顶端具有长约2毫米的睫毛。
叶片:形状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度一般在10至30厘米之间,宽度则为5至20毫米。叶片的两面可能会长有疣基的长柔毛,但也有可能无毛。叶片的顶端逐渐变尖,基部接近圆形,边缘通常较为粗糙。
圆锥花序展开或较为紧密,成熟时会自然下垂,长度大约在10到30厘米之间。分枝粗壮或纤细,表面具有明显的棱槽,边缘还生长着糙刺毛。花序的下半部分没有被覆盖物遮挡,而上部则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枝和小穗。
小穗呈现出卵状椭圆形的形状,大小约为4至5毫米。颖纸质,没有毛发覆盖。第一颖片呈现正三角形,长度大约是小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它的顶端尖锐或者锥形,通常有五条到七条叶脉。第二颖片与小穗等长,一般有十一条叶脉,这些叶脉的顶端逐渐汇聚形成喙状。
第一外稃与第二颖相似,具有11至13条叶脉;内稃透明且呈膜质,较为短小,长度约为1.5至2毫米,其顶端略微凹陷或深度裂开成两部分;第二小花大约长3毫米,成熟时会根据品种的不同呈现出黄色、乳白色、褐色、红色和黑色等颜色;第二外稃背面呈圆形,表面光滑,具有7条叶脉,内稃则有两条叶脉;鳞被相对发达,长约0.4至0.5毫米,宽度大约为0.7毫米,有多条脉络,并从一级叶脉中分出次级叶脉。胚乳的长度占谷粒的一半,种脐呈点状,颜色为黑色。花果期通常在7月至9月之间。
稷喜欢充足的阳光,对强光有一定的耐受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和耐旱能力,可以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生长。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够适应贫瘠的土地,但却不耐寒霜和湿涝。稷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通常选择在旱地进行播种。
稷的播种季节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一年中的四季都可以进行播种。然而,最佳的播种时间是每年春季的五月份以及每年秋季的八月底至九月初。这个时间段内,气温基本保持在十五到二十五摄氏度之间,雨水和光照条件相对较为理想,非常有利于稷的生长发育。因此,这两个阶段被认为是最适宜稷生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