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李亚栋开始担任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李亚栋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1986年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两年,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李亚栋需要将复杂的化学知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使得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能够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专业内容。
这种能力在日后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分享以及指导学生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学教学的对象是处于知识基础积累阶段的学生,这促使李亚栋重新审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通过教授基础课程,他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基础学科对于后续科研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这种对基础的重视贯穿了他的科研生涯,为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亚栋从 1991年开始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这一阶段是他学术体系逐步构建的关键时期。
科大有着严谨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科研底蕴,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资源。
在这里,他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参与科研项目,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博士期间,他师从着名无机化学家钱逸泰院士,这是他学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机遇。
钱逸泰院士的指导和影响使他在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专业,为他日后的科研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大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成果,为他在学术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以后,李亚栋进入清华大学工作,这里拥有更广阔的科研平台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清华大学的化学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能够为他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与国内外顶尖学者交流合作的机会。
这些资源的支持使得他的科研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成果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李亚栋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后,他有机会组建自己的学术团队,培养和指导年轻的科研人才。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他的科研项目的开展,也为他的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通过指导学生,他能够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思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2000年,李亚栋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
这笔资助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科研项目,深入探索无机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
同时,获得这一荣誉也提高了他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011年,李亚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 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在科研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高度认可。
院士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成为院士后,李亚栋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院士科研之路
李亚栋院士是我国着名的无机化学家,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合成化学研究工作。
李亚栋院士和合作者们系统性地开发了可设计、可控且具有普适性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形貌和络合环境确定的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高载量中心金属和均一微观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大规模合成,解决了此前该领域缺乏简易可行、广泛适用的制备以及科学表征方法的难题,为此类催化剂应用于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李亚栋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单原子催化在化工、材料、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发展,使单原子催化成为异相催化的最前沿领域。
例如,单原子催化已促使氯乙烯、乙酸、丙醇等大宗化学品实现绿色环保又高效节能的工业化生产,显示了单原子催化助力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005年,李亚栋提出了“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体合成方法,并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该方法成功入选“2005 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这一方法为可控制备纳米晶提供了依据,也为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亚栋院士团队利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一系列纳米晶,并对其结构、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对纳米晶的形貌、尺寸、组成等进行调控,探索其在催化、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应用。
李亚栋院士团队还建立了金属纳米晶、团簇的合成方法学,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反应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金属纳米晶、团簇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李亚栋院士团队还研究了金属纳米晶、团簇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发现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纳米晶的组成,以贱金属部分取代贵金属,进而实现其催化活性的调控。
金属纳米晶、团簇作为催化剂在氧化偶联、选择性加氢等重要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催化性质。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李亚栋院士工作室负责人毛俊杰教授,联合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异质结界面设计构筑单原子电子桥实现催化性能大幅提升的新策略,对于提高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开发了一种“Cu 单原子电子桥(Cu-SAEB)”应用于光催化材料体系中,在不使用牺牲剂的条件下,可以将 CO?和 H?O 转换为化学计量比为 2:1 的 CO 和 O?,CO 产率较高,且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后仍保持初始的活性。
该研究为在原子尺度上构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总的来说,李亚栋院士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对催化科学、纳米材料科学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研之路解码
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对其成为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单原子催化领域,李亚栋的创新合成方法及拓展应用,奠定了他在催化领域的权威地位。
他不仅解决了该领域的制备和表征难题,还推动其在多个重要工业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彰显了他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卓越能力。
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面,李亚栋提出的“液相-固相-溶液”纳米晶体合成方法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为纳米材料合成提供新路径,充分体现了他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力。
李亚栋对纳米晶的深入研究,开拓了纳米材料在多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金属纳米晶、团簇研究中,李亚栋建立的合成方法学及催化应用探索,为可控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其在重要反应中的特殊催化性质,展示了他在催化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而在二氧化碳转化研究中,李亚栋提出的新策略及实验成果,为光催化材料体系提供新思路,体现了他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由此可见,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共同塑造了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成就,成为他当选院士的坚实基础。
后记
李亚栋院士的出生地、求学之路、从业之路和科研之路,共同铸就了他的院士之路。
李亚栋院士的出生地安徽宿松,赋予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宿松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资源为他奠定了早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培养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求学之路上,宿松中学开启他的学科兴趣,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学习给予他系统的专业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和博士阶段则在名师指导下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不断提升学术能力,拓宽学术视野。
从业之路中,中学任教经历锻炼了他的表达和传授能力,深化对基础学科的理解。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工作,让他拥有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平台,与顶尖学者交流合作,组建学术团队,培养人才,不断推动学术成长。
李亚栋院士的科研之路成果丰硕,在单原子催化、无机纳米材料合成、金属纳米晶和团簇研究以及二氧化碳转化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解决实际问题,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李亚栋院士在化学领域成就卓越,最终成为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