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李延位列一品,位高权重,向来是朝臣们巴结的对象,叶敏才更是如此。李延的嫡女主动求嫁,叶敏才当然求之不得,老夫人更是乐开了花。
按理来说,凭李素华的门第,随便嫁去哪个府邸做当家夫人,别人都求之不得,然而李素华去心甘情愿做叶敏才平妻。
李素华一心嫁叶敏才并非没有原由。
叶敏才那时任礼部五品郎中,办差会出入各大官员府邸,左相府也在其中。李素华便在那时见过叶敏才几次。
叶敏才样貌好,翩翩公子,年轻英俊,虽已成亲三年,却还是深深吸引住了李素华。
李素华见过叶敏才后念念不忘,正值怀春的她顾不上父亲李延反对,坚持要嫁给叶敏才做平妻。
然而叶敏才已经有了正妻,虽说男子娶平妻很正常,但母亲是礼部尚书嫡女。即便尚书府门第不如左相府,但白永年也是二品朝官,如果母亲不同意,李素华想嫁进侯府也非易事。
李素华对自己处境心知肚明,父亲不赞成,她就进宫去找姐姐李贵妃帮忙。
李贵妃亲自召母亲进宫,商谈李素华做平妻一事。
李贵妃告诉母亲,只要母亲答应亲事,往后便会对她的孩子加以照拂,尽管母亲那时并无身孕。
李贵妃承诺:日后母亲诞下男婴,她便收为义子。如果诞下女婴,长大后便嫁给她儿子,四皇子赵炫业为妃。
李贵妃并不知道,其实母亲进宫前就已经有了决定,同意李素华嫁给叶敏才。
母亲所以同意亲事,其实有两个考虑:一来,李延和白永年同朝为官,母亲不想因此事得罪左相府。二来,母亲三年没有身孕,如果李素华能为叶敏才生下嫡子也好。
至少比让叶敏才纳妾强。
李贵妃当然不知道母亲的打算,以为母亲贪图富贵才应下的亲事。她怕母亲反悔,母亲出宫前,又亲手交给母亲两件信物以示诚意……
冬儿见叶知瑾坐在桌前久不开口,悄悄退出了屋子。叶知瑾从椅子上站起身,缓步来到窗前。
推开窗,叶知瑾看向窗外,院子里有她亲手载下的两棵树。
婚约在她未出生时就已定下,婚约本就是一场利益交换,即便母亲不这么以为,李素华和李贵妃也会这么认为。
但李贵妃真愿意她嫁给赵炫业吗?叶知瑾摇了摇头。
母亲走后的七年里,李贵妃从未提过亲事,甚至都没召见过她。
她是侯府小姐,在百姓眼中身份高贵,但在皇家人眼里却无足轻重。尤其在心高气傲、又育有皇子的李贵妃眼里更加不够看。
退一万步说,即便李贵妃想与侯府结亲,也会选叶芊芊,而不是她,因为李贵妃是叶芊芊的亲姨母。
母亲当年未有身孕,李贵妃对母亲提出子嗣承诺本就反常。即便李贵妃和李素华再姐妹情深,李贵妃不会为了李素华而舍弃赵炫业的前程。
赵炫业是皇子,未来有机会继承皇位。但皇子不止赵炫业一个,赵炫业想登基,势必要参与夺嫡。夺嫡需要助力,娶妻当然是获取助力的好机会。
叶敏才虽是承德侯,却无实权在手,夺嫡一事上帮不了赵炫业,李贵妃不可能为了李素华而放弃机会。
现在看,李贵妃当初对母亲提出子嗣承诺不过是缓兵之计,只是想让李素华顺利嫁进侯府。李贵妃或许认为,母亲这么久都没有身孕,应该这辈子都生不出孩子。
只要母亲生不出孩子,她提出的承诺只不过是句空话,根本不用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