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午后,太阳也毒辣了起来,三人堪堪联袂而至。太监在奉先殿外禀告后,三人就进了大殿。
朱松抬眼望去,马士英脸色难看,高弘图沉默不言,钱谦益倒是略带期待。
君臣寒暄后,朱松单刀直入说道:“其实内阁早就拿定主意了,要和北廷议和了吧?具体情况怎么安排的,请还和朕说说吧。”
高弘图灰头丧气地说道:“内阁还在议论之间,总算是互通友好,草草议论的也就两个条陈:一是要先安葬先帝梓地,臣下以为应当在天寿山修建园陵;二是岁赏,臣以为应当仿照隆庆制,岁赏定抚赏十万一年...”
随后顿了一下,长叹一口气:“至于以何处为界,山东百二山河本决不应弃,只是如若不约界限,恐生嫌隙。臣等以为似乎只应割山海关为界...”
高弘图说着说着,越说声音越小,到山海关几个字的时候都微不可闻了。
朱松心里也是惆怅,只能尽量在表情上不动声色,又转头问向了马士英:“马阁老,你以为呢?”
马士英也叹了一口气,倒是说出个奇奇怪怪的话来:“彼主尚幼,可与皇上约为叔侄也。”
钱谦益看着朱松狐疑的神色,心里盘算着按我大明朝的习性,不如博上一博。脑子一热,居然差点想痛斥二人为奸臣,直接打出北伐的口号来。
朱松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和议并不丢人,我们大明这个时局,和北廷盟好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诸位先生...”
随后朱松先扭向高弘图:“高阁老,你所言的约山海关为界也好,山东为界也好,难道大明眼下能守得住吗?不说山东,就是淮河江北,难道就有把握守住吗?”
随后又朝向马士英说道说道:“马阁老,朕知你忠心,决不相忘。只是朕也要问马阁老,倘若李自成坚持三两年间就败亡了,即便是约上了叔侄,能阻止彼清南下吗?而且如何能约得上?”
最后朱松退了一步,一股脑地说道:“早朝还有武臣说要北伐进取。只是复地必能守,才算恢复。复地而不守与不复何异啊?为贪一时之名,徒陷大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等到王师真能北伐时,各地的民心还能再属我大明吗?”
正话反话都让朱松说完了,高弘图只好下跪,说道:“臣不能勘合文武,臣愿请辞。”
马士英也不情不愿下跪乞休,滑头的钱谦益也见风使舵,也直接跪了下去。
朱松说道:“诸位爱卿都是朕的腹心,不然朕也不会请诸位来此相商了。倘若有错,错也在朕躬一人。还请各位爱卿以国事为重,断不要再出此请辞之言了。”
高马两人不愉的脸色都写在脸上了,钱谦益问道:“臣愚昧,请问皇上圣意。”
朱松长吸了一口气:“和谈!必须要和谈!我大明残破至今,一定要争取时日、厉兵秣马,诸位都知道左懋第在偏殿外的言辞了吧?无论只是嘴上功夫,还是他真的心有所想,都不能以他为正使了。”
三人心里恍然,高弘图倒是迅速思考了起来,就一个正午的时间,怎么皇上的心意变得如此之快?
朱松紧接着握住钱谦益的手说道:“早朝驳斥吴三桂不能封,钱卿你的远见卓识,朕了然于心。这般时局,朕只望你能力挽狂澜。北廷必不是铁桶一块,其中不论项伯还是完颜昌,抑或是有将心寄在我大明的士人也好,都务必争取。朕以为争取一个合适的盟约,非爱卿不可。等你功成南归之时,内阁必悬一高位相待,朕决不敢忘卿之功劳。”
钱谦益感动得再次下拜:“臣敢领命!”
朱松又连着握住高马两人的手说道:“国事艰难,还望两位阁老能以国事为重,不要生倦怠之心,这才是我大明之福啊。”
三人听到这里,一时之间殿宇内四人竟起了四种不同的心思。
...
目送着三人走远,朱松狂躁的内心也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