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平的面积并不小,单一楼,除去五十平的后厨,剩下的大堂面积依旧摆了五十张桌子。
桌子的种类也很齐全,十人圆桌、八人方桌、四人长桌,还有两人小方桌,可以适用各种场景。
二楼是雅间。
外廊一圈是宽一米五的走廊,中间的面积被分隔成井字形,以走廊连接了十个雅间。
袁书将每个雅间都打开看过,竟然连装潢都不一样,每个房间都是不同风格。
这一百五十两,花的也非常值。
她步下楼梯,走出食店,沿着官道一侧的石板路往下走。
这一侧的房子是背对着官道,袁书路过时,听到各家都传来笑语声,炊烟袅袅,淡淡饭香,心里也觉得踏实。
走到石板路尽头,袁书右转,往里走了三十米,然后停下来。
她点开系统商业建筑,又花二百两,买了一个三百平的私塾。
私塾和集市一样,都是青砖瓦墙,外围墙约莫两米高,正门一扇高大的双开红漆木门,门上挂着两个崭新的铜圈,左右还立了两个动物石雕,顶头牌匾上写着私塾两个字。
袁书推开沉重的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影壁,绕过影壁,是一个小院,小院左右各一间讲堂,正前方三间讲堂。
她随意进了一间讲堂,桌椅板凳都有,可以容纳五十人。
袁书本就打算全民扫盲,这座私塾,完全满足了她的需求。
远处传来袁瑾的喊声,“三妹,回来吃饭了。”
袁书清冷的面色终于柔和了些许,她离开私塾,沿着一号主街回家去。
路上时不时就有人跟她打招呼。
“袁姑娘,这碗凉粉拿回去吃,虽然没你做的好吃,但味道还将就,配稀饭好吃得很。”一位大姐热情地递给袁书一碗香滋滋的凉粉。
袁书几番推辞,奈何盛情难却,不得不收下。
没走出几步,又有人端着一盘子烙饼出来,看到袁书,“嘿”的一声。
“袁姑娘,我正要去找你,这是我烙的饼,以前我还在街上卖过,你尝尝味道。”
袁书再推辞,还是没推过,没办法,只能拿一张,然后撒腿就跑。
“袁姑娘。”
“袁姑娘...”
左邻右舍都在喊,都想给袁书送吃的,袁书大声道着谢,冲进自家院门,麻利关门。
一转身,却看到袁瑾和许氏无奈地指着堆满各种食物的桌子。
“各家送来的,硬是推不掉,这么多,就怕放坏了浪费。”许氏道。
袁书笑了笑,“吃不完放冰盆。”
这顿饭,不仅是袁书,也是整个贫民窟,吃过的最舒服的一顿饭。
袁书吃完饭,开始挨家挨户的落户。
她先来到李高家。
李高也刚吃完早饭,正在院子里给儿子做木剑。
看到袁书进来,李高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袁姑娘,有什么安排吗?”
“我来给你们落户,把你们家所有人都叫出来吧。”袁书道。
李高赶紧把媳妇孩子和父母叫出来。
落户工作也简单,用系统语音识别就可以快速建立文字档案,一家五口很快拿到各自的身份证和一家人的户口本。
新的身份,如同重生一般,一家人高兴的合不拢嘴。
李高媳妇捧着写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证,既新奇又欢喜。
“以后我们就不是李家村的人,也不是临州人,我们是袁姑娘领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