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不是沈晓使用梦舱的第一夜。
数月了,自得到它那天起一天不落,她每晚都是在舱里睡的。楼上的床已然成了摆设。卧室放不下,梦舱是放在楼下客厅的,白天充电,晚上临睡就拔下电源躺进去。
今晚也不例外。晚饭后收拾洗漱,看了会书玩了会手机。约摸到了该睡的时间,她便走向了梦舱。舱是黑色的,外表有金属的光泽,质感却并不像金属。打开舱门,舱内隐隐有光线流动,细看之下又没有了。初次启动时她就依照周伍之发来的电子说明书激活了测试功能。协议也是远程签的。“便捷得让人隐隐不安啊。”她当时对周伍之吐槽。
“你安心吧,签都签了。顺便说一下,我也签了。”
“啊???哦。。。”
还好还好,签得不亏,体验总算是无与伦比,还不用花一分小钱钱。虽说钱财身外物,但问题是没钱。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虽说是免费,耗电量还是稍微惊人了点的,心疼电费三秒钟。。沈晓躺下关上舱门的时候一边在想着这些七七八八,一边感受着舱内呼吸调节装置和自动感应装置开始慢慢贴合她的脸部和身体各部位。
沈晓本来就属于入睡极快的类型,使用梦舱后更是达到秒睡。梦舱本身具有很强大的调节睡眠的机制,可媲美任何一款催眠利器。
对于慢波睡眠状态,梦舱只作监测不予介入,一旦用户进入快速动眼期睡眠,梦舱便开始发挥它神奇的机制,使得用户百分百迅速进入清明梦状态,从梦里“清醒”过来。
按照沈晓的理解,这时的她已经脱了肉身的“衣服”,进入自由的灵魂状态。她在梦里构建了属于她自己的地图——从一栋楼开始,楼很高,大约是模糊的深色,上方的天空是黑夜,看不见月亮,可能也点缀有三两颗星星,时隐时现于乱云穿梭之中。楼有很多窗户,有的窗户有灯光,有的静静地暗着,无论是亮着的还是暗着的,都有种安静的力量。
这是她梦境地图的中心地带,但沈晓从不进楼,这里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偶尔她会在楼下踢毽子,目光随着毽子的一高一低,余光扫视到楼体,仿佛如果正眼好好地看,她想要看的东西就不会出现。她偷窥着,好奇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造出这楼,不明白这楼对自己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哪里。毽子又是从哪里来,为何要踢。
有时她决定不去理会这楼。于是开始扩建地图范围,意念所及之处,一条路慢慢出现,开始时是粗糙而不稳定的,类似于画面像素模糊而抖动的感觉,随着意念注入的慢慢增强,画质开始鲜亮起来。路所及之处,光线开始注入,再抬头望时,天空已是破晓状态。
她不太喜欢造树和其他有生机的东西,而是喜欢造出土坡,土坡下又造出隧道,造出方形的大石阶,造出一间尖顶的石头房子,然后完善细节,因为她会住在里面。房子只有一个大间,门是草帘子制的,有一扇窗,房子里只有木制的床,桌,椅,也是一样的没有生机。她会在屋内的床上打坐。
在梦里打坐是在书上看到的灵修方法。奶奶在世时也常常打坐,不过梦里打坐和现实中打坐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梦中打坐并不容易达到入定状态,现实中的杂念纷飞不会造境,而梦中不同,一个念头就有可能造出万千景物。因此极有可能好好地打着坐就不知道被念头带入到哪个幻境中去了。而在清明梦中,虽处处是幻境,体验却是与现实一般无二,各方面感受是极其真实的。
另一方面来说,梦中打坐到入定状态后,比现实中打坐练功能量更强,不,简直是非常强。心无二念,会感到强大的能量贯通全身,这种能量最初以强光气形式存在,这种强光气仿佛从四面八方而来,慢慢地,身体仿佛慢慢吸收过滤掉一部分光气,这种光气是可以影响到现实的肉身,达到强身健体,甚至治愈疾病,增强肉身异能的作用。
等光气吸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睁开意识海中的那只眼睛,就可以感受到自身在此梦境中无处不在,意识高度扩展到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微之处都尽在自身之内。然而这是理想状态,达到此等境界据说有几率证悟菩提。
这是个传说。到底有没有人通过清明梦达到过此境界沈晓并不知道,沈晓目前最大的成就也不过就是能通过此修练方法,收聚到一点些末能量,为肉身谋些细微之福罢了。至少,自从梦中打坐以来,她在现实中的视力是大大提高了,另外,她再也没有感冒过。
这一夜的异变是突然间开始的。沈晓一如往常地在小屋打坐,正全力控制意念的当口,突然间一阵晕眩袭来,光亮消失,身子一空,只觉失重感将她抽离。所有这些只是发生在一瞬间,回过神来已不在她熟悉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