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夏漪和小田决裂的那个企业的改造项目定了下来,施工加新灯都交给了夏漪公司。
有了几次做改造方案的经验,夏漪做起方案来已是轻车熟路,图文并茂的改造说明让业主感觉到这是专业照明公司的手笔,工程部通过后交由采购部门议价,达成一致项目就敲定了。外资企业施工手续比较严格也烦琐,合同签订后又花了将近半个月办理各种手续,手续齐全后才确定了施工日期。
这时正值小田离开公司两个月,加上其他几个零碎小项目差不多同一时间开始,夏漪可是忙得够呛,虽然另几个项目只是供货,但涉及签收和安装说明的问题,夏漪只好都亲历亲为,祸不单行她还患了眼疾,又不能休息,只好整天戴着副墨镜跑工地,林风看她实在太辛苦,自告奋勇的说周末可以帮忙,只管吩咐。夏漪乐得让他当司机。
这次施工同样是放在周末,工作日工厂要生产。因为车间空高有十来米,比一般的车间都要高,然后车间内的各类仪器设备、工作台也非常密集,所以施工难度很大,登高设备换了好几种,比预计的工期又多加了一个周末才完工。过了一周,施经理打电话给夏漪,说总部老总过来参观后嫌照度还是不够亮,让夏漪第二天过去说明一下。一会儿工程部的负责人也打电话过来说让最好带上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来,夏漪也答应了。最后连采购部也紧张兮兮的来电话了,夏漪心想,这老总要商讨个事也太兴师动众了吧,我又不是没有售后,生怕我明天不去吗?马上找设计院的朋友,请他第二天帮个忙陪着一起去那个企业的车间看看,出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其实不是技术人员夏漪也知道,不就是多加几个灯具嘛,只是来个专业人士写一堆照度计算公式给老总看着更有说服力。当时方案说明会时采购部一心想节省开支,把灯具数量减了又减,但按照标准的照度计算,照度应该是达标的,只是空间太高,地面的设备和操作台过于密集,又没有降低灯具的高度,所以肉眼看上去阴影处较多,显得不够亮堂。果然商议结果就是增加灯具,但同时也要放低部分灯具的安装高度,这又是考验安装技巧的活了。
不止这事,这阵子工作扎堆,有些细节夏漪就疏忽了,一个合同里的某项产品没有确认好货期就盖了章,结果供货的厂家要超出近半个月才能交货,另找了一家厂,虽然可以如期交货,价格却高几十块,总额要高出一万多,本来就是低价合同,夏漪只好跟购买方商量这项产品能否延迟交货,其他的不变,购买方经理说要和业主确认下才行。夏漪做好最坏的打算,不管最后怎样是自己这边的责任,就算亏也得承受。反正都是事儿,她不解决也没有人替她,好在业主同意了只此项产品可延期,趁这空档夏漪休息了两天,眼疾未恢复完全,之后仍是戴着墨镜去上班。
夏漪差不多有一个月没见到何宾,这天何宾问她眼睛好些了吗,有时间的话能见面吗?
夏漪说,未完全好,这几天忙得上气不接下气。要不过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