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先生想了半天做出了选择“是我口不择言,用错了典。可是老夫觉得这整句话用在你身上也正合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孙,远之则不怨。老夫这回可用错,用不用老夫给你解释一番。”
苏青点点头“恐怕还真要大人帮忙解释,这女子何解,小人何解?”
在场的众位大人不知道苏青是有勇气呢?还是有勇气呢?竟然和进士抠字眼,还是抠论语的字眼。
其实还真是,在后世这句话也是颇受争议,因为解释不通。如果解释通了,那就是孔子人品有问题。
“这里的女子和小人都是只你这样的人。阴险狡诈,阿谀谄媚,妖言惑众。”杜大人觉得自己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那大人就是说孔子在骂人了!原来孔子是这样的人。”苏青好似不懂的样子,皇帝都忍不住偷着笑了。好大一个坑。
“你,你。你这是曲解圣人的话。”杜大人想要拂袖而去。
苏青摇摇头,“民女毕竟不用科举,所以还真不能正解。既然大人如此说,可否帮民女解答一句论语。”
皇帝直觉这又是一个坑,可是解读论语。在场的就算是皇帝都读过,更何况这根本就是读书人的必修课。能拒绝吗?
“尽管说。”杜大人一脸黑气。怎么说来说去他除了不痛不痒的骂了苏青两句,就变成帮他解答了呢?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儿时读到这句话,民女就去问爷爷到底发生了什么,爷爷不与解答,并让民女不必读论语了。但是民女更加好奇,后来读史记见太史公记载‘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知大人可否为民女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孔圣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发誓赌咒。”苏青的话没说完,很多睡着的老大人都醒了。竟然是这句,这是什么鬼?
杜大人半天张不开嘴,其实这就是见越描越黑的事情,你解释不解释,这句话被拿出来就是问题。而且最主要的是你竟然没事看史记,还专门看这种绯闻。
苏青一晚上都在黑孔子,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是她确实钻了空子。
“陛下,老夫年迈,老眼昏花,恳请陛下体恤。”杜老大人服软了。皇帝挥挥手让他和一些年纪大的到偏殿休息,不是他不放人,是因为偏殿没有那么大地方,而回家,宫门早就落了锁,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开开。
皇帝也没想到苏青竟然给孔子弄出段绯闻。
很多大人也想走,论语中的话都是一段一段的,他们完全是凭借这自己的理解猜测含义。加上有朱熹的论语集注,有些出名的能找出这句话的北京,可是这么一句话,在犄角旮旯的地方,问题是你还真在史记中找到了背景,故事的原由,而且还如此的香艳?可你还不能说这是野史,因为人家是太史公写的。
是女人就八卦,要让苏青真的解读论语,她根本就不行,但是这些个名人绯闻什么的,她还是知道不少的。比如说孔子父不详的原因,朱熹和儿媳妇不清不楚不可言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