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酣睡之后,一早大师兄虚乾就在正殿等着,见到我之后对我说道:“云安师弟,师傅让我陪你去后山寻那高手,我只能给你送到目的地,你们比武的时候我就不适合旁观了,听师傅所说,那位高人似乎不喜欢外客。”
“多谢大师兄,我也是抱着求学之心,若他执意不与我切磋,我也没有办法。”
“那我们出发吧,山路崎岖难行,徒步更好一些。”
我与虚乾都是九品,在这平路上如履平地,未及午时,远远看见一座孤零零的小院,大师兄对我说道:“师傅说前面百步之处就是那高人阵法所在,我就在这里等你。”
我前行数十步后,发现路旁有一个小牌子“道门圣地,请勿前行,误入阵中,后果自负。”
我停下脚步对着小院运足中气大声说道:“秦蜀国公唐云安前来讨教,恳请大师拨冗一见。”三遍之后,无声无息,我正以为高人不愿见我之时,面前景色一变,一条小路蜿蜒至脚下,我顺着小路走到小院门口,小院大门无风自开,进入小院,门自然关闭,景色再变,只见一个方圆十丈的小院中间站着一身穿黑衣的中年女子。
“你说你叫唐云安?唐敬成是你什么人?”
“如果大师说的是原大秦太子长史唐敬成那是家父。”
“令尊可好?”
“父亲已经过世。”
“怎么会?你父亲不过三十七八?比我还小着两岁呢?”
看来此人与家父渊源甚深,我就把最近大秦的一番变化说与此人,问道:“大师可是认识家父?”
“你知道你父亲的师门吗?”
“父亲遗言曾说,父亲的大师兄是晋国宰相杨柏泉,二师姐下落不明,三师兄是齐国的孟衍大师的女婿墨澄玉。”
想及此处问道:“您可是二师伯?”
“正是,进内室聊吧,孩子。”
进了内院之后,室内陈设十分简陋,一桌,两椅,别无长物。
二师伯给我倒了杯水后说道:“说起来话长,我是鲁国人,拜入师门前,是鲁国宰相之孙女名叫周思卉,师门共我等四人,大师兄谋略无双,自小善谋,墨澄玉文采出众,我从小喜武,对奇门遁甲,医学医术这些偏门颇有天分,你父亲算文武全才,我十岁还在师门的时候鲁国为齐国所灭,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到出师未踏入齐国半步。那时候就知道齐国有统一四国之心,秦国离齐国最远,我就退隐山林,四海云游。十年前大师兄去了晋国,三师弟回到了齐国,你父则在秦国为官。我云游到终南山发现一件怪事,原齐国崂山道派的掌门弟子道名逸远,俗家称为沈正方之人居然来到了终南山,并且潜入一个小小的武林门派做弟子,我觉得甚为蹊跷,遂在山上隐居查看此人,此人入门不久,掌门即暴病身亡,逸远就接任了掌门,并改名叫方正。随后这门派也更名叫做武玄门,并大肆招徒,如今已有上千规模。我去查看掌门尸体,是中毒身亡,更坚信这方正是背负大齐使命而来。我下山找到了令尊将此事告知,当时令尊辅佐之人尚未登基,令尊要我多加监视,我想反正也无处可去,索性在令尊的支持下,就在此处安身下来。四年前令尊来山上看我一次,一切尚好,并且给我留下一个锦囊,说是将来留给自己的儿子,如果我与四师弟之子不得相见,则十年之期满后,直接焚掉此锦囊。”说着二师伯自身上拿出一个锦囊递给了我。
想到父亲留给我的遗书中提到我的秘密。存放在一个跟我毫无交集之人手中,看来此人就是二师伯,我若不是与赵茜成亲,自不会前来终南山,不来终南山自不会见到二师伯,只能说一切皆是天意,打开锦囊,是一封信和一个玉佩。
云安吾儿:
有个关于你身世的秘密,既然你看到这封信,那就说明一切皆是天意,其实你并不是我与远英的亲生儿子,你的养母彭远英并无生育能力,在甲申年四月初四我和远英自晋国返秦,此时我与远英成亲不到一年,从大师兄那里回到秦国,在洛阳城外伊河边,听到了一个婴儿啼哭,这个孩子就是你,收养你之后,我与你养母彭远英视如己出,起名唐云安,在你身边没有只字信息,只有一块玉佩,上书宁静。我猜测许久也不知道究竟是你的名字叫宁静还是你的亲人叫宁静,后来之事你就都知道了,这十几年我们也曾尝试寻找你生父母,奈何信息太少,又不能大张旗鼓,所以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你若有心,可以尝试寻找生身父母。
看完之后许久无言,父母去世,我成孤儿,如今又突然来个生父母,二师伯看着我说道:“四师弟说了什么?”
我无言把信递给了二师伯。
“不管怎样据我所知,四师弟和远英妹妹一只待你视如己出,至于生父母找不找得到也无所谓。你说你来讨教,孩子说说你父亲去世后你的经历吧。”
我粗略的讲了讲自黄河台大赛之后奇袭匈奴军,灭蜀等事宜。
“未曾想你文韬武略高出四师弟甚多,十七岁弱冠之年我尚未在四国见到比你更杰出之人。武玄门之事你怎么看?”
“这个方正必是齐国埋在大秦的一颗钉子。我已经吩咐亲卫回长安搬兵五千人,明日午时可到后日一早就包围武玄门。”
“好,我来较量一下你武学功底。”
随着二师伯来到院内,分居两侧站好之后二师伯说道:“我在武圣境界盘桓了十年之久,武神距我遥遥无期,或我终生无法触及那传说的高度,江湖人士武圣修为者纵没一千也有八百,到达武神修为者百者有一,你先出招吧。”
披风刀法势如破竹连绵不绝,二师伯应付的游刃有余,且尚有余力点评,我刀法一变,以势御刀,刀法厚重缠绵,招法如惊涛骇浪连绵不绝拍向二师伯,二师伯面色凝重起来,以势相对,两相对比之下,二师伯的势更加连贯自然,势与势之间的连接婉转生动,且有叠加之势,而我在势与势的连接之上明显生涩许多,也无叠加效果,甚至会出现势与势打架的情况,二师伯指点道“你已经了解了进入武圣需要势的支持,这一点很好,不过如何把势的威力用足,让势加势的威力叠加是你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路是对的,累计的厚度不够,不过做为同龄人你已经是百年难遇的习武天才了,如此你生父母必不是普通人,否则难以有如此好的血脉遗传。”
二师伯随意的指点我,对我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边揣测二师伯的教导,一边对势与势之间的连接做着调整,百招之后,连接之处变得婉转如意,刀由心指,招发心声,刀势连接如瀑布泄下,一直到三百招之后,二师伯叫停了切磋,二师伯脸上已经微有汗意,我却觉得神清气爽,浑身劲力迸发。